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王垚烽在2013年7月23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刊文,认为开设本地评论专栏或版面意义仍较为重大:第一,本地评论因为紧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表有针对性和思想性的观点看法,既起到了舆论监督、推动政府改革发展的作用,又能够使本地读者获得某种思想启迪,符合新闻评论的贴近性原则。因此,本地评论越来越受到一些本地读者,以及关注家乡发展情况、社会动态的外乡游子的喜欢,从  相似文献   
112.
破解报业"天花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华西都市报>引发的中国都市报浪潮,经过15年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新媒体潮流已是必然,顺者昌,逆者亡,能否成功向新媒体转型,是报人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各大城市都市报市场格局已定,短期内难以出现大调整,"风平浪静"之余,为各报审视自我,挖掘潜力,突破向上发展的"天花板"和拓展新媒体市场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3.
"假设我原来是卖牛奶的,现在市场上豆浆好卖,不能因为我卖牛奶,就坚决不卖豆浆,而应该什么好卖就卖什么."陈海泉说,报业不能排斥新媒体,而应张开双臂拥抱. 然而,实践证明报业投资新媒体风险很大,收益却不能保证.过去十余年,报人做新媒体无数,鲜有得大成功者.<成都商报>总编辑陈舒平曾说,"报人办网,十年不成".因此,面对新媒体的凌厉攻势,报人常有无力之感.那么成都报人为何依然对新媒体抱有如此高的热情?当此业内人士争论不下之际,成都报人的思考和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4.
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显然不是旧瓶新酒的游戏.在传统的运行体制、机制下,新媒体业务无法按照市场化要求成长,缺乏活力和创造力,是传统媒体新媒体征程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5.
从2005年1月起,<解放日报>成立社会调查中心,每月出版一期社会调查专版.专版立足上海,贴近百姓,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社情,用数字和图表反映民意.  相似文献   
116.
数据库建设关系报纸未来 <现代快报>是一张面向市场、贴近读者的报纸,目前正按照打造跨媒体、跨区域的全媒体资讯提供商的发展要求转型.现代快报社社长华卫列认为,数据库建设会对报纸未来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7.
"没有比灯塔上的生活更单调的了"波兰人显克微支在他的小说里说,"一个灯塔看守人所能接触的,惟有一片苍茫高远的海天,漫无圭角。上面是浑然的天,下面是浩然的水;而这个人的心灵便孤独地处于这二者之间。"在这篇名为《灯塔看守人》的小说里,主人公,一个名叫史卡汶思基的可怜老头,如同随风舞动的落叶,突然成为灯塔看守人,随即又被席卷进飘泊的激流,只留下对故乡、对安宁生活的臆想。当看到《三十年,守护那盏不灭的灯——广东海事局汕头航标处灯塔养护  相似文献   
118.
《北京青年报》的纸张运作模式可以被称为报业集团价值链管理中的"纵向一体化",它不仅代理销售新闻纸等上游产品,甚至为新闻纸供应商及印刷厂提供纸浆、油墨等原料,深度介入整个上游供应链。在这种情况下,报社原材料的购买成本得以降低,同时实现了对供应商的管理。在《北京青年报》成立专业公司运作纸张耗材前,《北京青年报》与各方供应商只是简单买卖关系。多家造纸厂为《北京青年报》提供新闻纸,多家  相似文献   
119.
随着中央1号文件的公布和两会的召开,从2月开始,各地媒体集中推出了一系列有关新农村的报道策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报道由此进入高潮。本刊约请部分报纸就各自的报道策划进行整理总结,希望能对下一阶段建设新农村的报道有所助益。从“小”字做起,以小见大案例一:“小”变化从2月底到3月初,《浙江日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连续刊发5篇反映浙江正在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农村“千万工程”系列报道:《村里的垃圾“天天清”》《兰溪农民的“厕所革命”》《灶变干净人变轻松山变翠绿》《“乱石房”变成了“花园村”》等,分别反映了…  相似文献   
120.
老面孔新角色2008新年刚过,细心的北京市民便在公交车上发现了熟悉的新面孔:他们常看的移动电视不再是清一色的北广传媒,有些打上了CCTV 移动的标志;而在地铁车厢,电视屏幕镶嵌在车门旁,一遍遍播放奥运各比赛项目的图像和动画介绍,酝酿着令人振奋的气氛。打车出门的话,如果坐在后排,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