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在高考试题中占相当重要的比率,从近年高考试卷情况看,占语文知识总分(70分)的47%(如1986年,文言文共33分)到33%(如1991年文言文共23分)不等。也正因为此,高考文言文的测试内容倍受中学语文界的关注,并对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自10年动乱结束,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的15年中,高考文言文试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分析恢复全国统一命题的1978年至1991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可以发现,从1978年到1984年的七年中,文言文测试内容基本  相似文献   
42.
《内蒙访古》课文前“预习提示”有以下一段话:“预习时要抓住本文夹叙夹议的特点。文中记叙的成份多,议论的成分少……”根据这段话,可以理解编者对本文表达方式的两点基本看法:一是夹叙夹议;二是记叙为主,议论为次。然而,课文后面所编“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中又有这么一段话:“全文引用文献资料计十余次。引用的资料虽多但无堆积繁琐之感,反而觉得恰到好处,使作者阐发的感想、看法更有说服力,大大丰富了读者的历史知识。作者这些引用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用文献资料来佐证个人见解;一类是用考古资料来实证个人看法。”既然是“引用  相似文献   
43.
一单元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本单元五篇课文都是写人的记叙文,记叙各有侧重,文章的主题也不一样,但五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思想性较强。因此,本单元教学要与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通过课文的学习,启发学生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努力为建设四化掌握过硬本领。课文教学中,要强调写人的记叙文的一般写法,让学生掌握顺叙、倒叙、插叙等记叙方法。本单元教学可采用读、写结合的办法,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人物的记叙文。本单元教学课时十  相似文献   
44.
有的教师上完课后,总有这么一种感觉:课上得没有别人好。甚至有的教师将“崇拜者”的课一字不漏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结果还是不怎么样。是什么原因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同样的剧本,甲剧团的演出能赢得“满堂彩”。而乙剧团的演出却让观众感到平淡无味。原因是甲剧团的演员一招一式能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勾勒出人物的心理特征,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乙剧团演员虽然说的也是这个词,唱的也是这个调,却没有注意以上的细节,当然没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荆轲刺秦王》有几个句子不好懂,简析如下: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乃:才;得:能够;报太子:报答太子。“有以”是难点。“有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凝固结构,与之相反的还有“无以”。前者表示“有什么可以用来”或“有什么办法可以”的意思,后者表示“没有什么用来”或“没有办法可以”的意思。例句如:“项王未有以应”(《史记·项羽本纪》),可译作“项王没有什么可以回答”;“吾终有以活汝”(《中山狼传》),可以译作“我总归有办法救活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全句可译为:“我才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相似文献   
46.
现代文阅读题中,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论着,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色彩,因而其中概念的理解、道理的阐述都较为抽象.而原著的有些作者常辅之以一些较为形象、直观的图表,正是为有助于读者对文中阐述的道理的理解而设置的.近年来借用对图表完善的形式来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这类阅读题,也正是据此目的而设计的.比如198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十题中的第3小题,参照传统观点画出的系统树,画出加德纳学说的系统树;1988年全高考题中有关“中华文化”知识树示意图的改错等图均属这一类.如何解答这类题目呢?试以1986年高考题为例.考生阅读文章后,据试题提供的条件,对系统树的画法已能把握,接下来只要找出加德纳学说的不同之处.而文中鸟类和哺乳动物“起  相似文献   
47.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本单元4篇文言文都是记叙性文体,《信陵君窃符救赵》与《左忠毅公逸事》为写人的散文,《<指南录>后序》为序文,《送东阳马生序》为赠序,两者文体有所区别,但内容都是记叙个人的遭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写人记事的一般写法,了解4篇文章的  相似文献   
48.
单独招生(简称单招)工作迄今已有十年历史了。近年来单招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日趋走上规范化轨道。单招考试是单招工作的重要一环,对单招考试试卷进行分析评议,进而提高命题质量,有利于职中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我省农业职教非常薄弱,提高农业类专业课单招考试命题质量,为农业类专业办学提供正确导向,显得尤为重要。现对1998、1999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单招统一考试《农业基础知识》试卷(以下简称试卷)作一些评议。一、试题的来源及分值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报考指南》中《农业基础知识》考试复习大纲(以下简称“考纲”)考试范围和要求,1999年与1998年相比没有改变。考纲引言中说明:“本大纲是依据国家教委和江苏省教委颁  相似文献   
49.
【总体阅读思考】本文选自《明史》,以史实作为素材,内容十分翔实。因此,阅读本文,要注意重内容之理解。要求明确:①文章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写海瑞的?②这些事例表现了海瑞什么样的思想品格?③文章是以什么作为写作的线索的?此外,读历史人物传记,还要学会中肯地评价人物。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政治生活中曾引起波澜的人物,(文革十年动乱,首先就是从“四人帮”批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起的。)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对海瑞来个重新认识,并且不是泛泛地认识,而是要联系现实生活、现实政治来认识这一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当然,历史人物也必然会有历史的局限性,评价海瑞,既要肯定其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也要指出他的局限性。读史与评史结合起来,方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50.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这就好比作战前的敌情分析。敌情不明是不可能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的教师也知道审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