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5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我国互联网发展数量可观、质量不高、空间巨大这一基本状况,以及传统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不足这一特殊实际,要求我国互联网不仅要承载自身发展参与全球媒介竞争的重任,而且还要成为传统媒体参与全球媒介竞争的平台。要完成好这两重任务,我国互联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成功推行受众策略。  相似文献   
72.
在解答相似三角形问题时,有些同学由于对所学概念和定理理解不透彻,解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解.为帮助同学们弄清错解的原因,现将几种常见错误归纳如下.一、用错比例关系例1如图1,梯形A B CD的对角线交于点O,过点O作EF∥A D,分别交两腰A B、D C于E、F两点.求证:EO=O F.错解:因为EF∥  相似文献   
73.
在儒学现代化的探索中,贺麟清醒的认识到哲学方法论现代化的必要性。为此,他融贯东西哲学精华,提出了直觉与理智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以“直觉的辩证法化”和“辩证法的直觉化”为两条主要途径,建构新心学体系。他的思维方法贯注于他的心体物用和文化体用论中,也体现于他的时空观中。其思维方法包容多种思维形式,是系统的、整全的思维体系,而且真正做到了方法与本体的统一。其思维方法不但对现代新儒家研究具有重大的方法论的指导作用,而且为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促进世界文化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4.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专业,目标要求是发展。专业应该包括教育和科学两大层面。不论是哪一类的专业,其基本特质是发展,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专业,发展的道路千万条,归根结底就是不断  相似文献   
75.
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绘本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目前小学低年级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对促进小学生学好语文有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76.
张春林 《高中生》2013,(27):24-25
一、几种常见的抽象函数1.一次函数型抽象函数:f(x+y)=f(x)+f(y),f(x-y)=f(x)-f(y).对应函数模型:f(x)=kx(k≠0).2.二次函数型抽象函数:f(a+x)=f(a-x).对应函数模型:f(x)=k(x-a)2+m(k≠0).3.指数函数型抽象函数  相似文献   
77.
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思想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我国资产阶级报人舆论监督思想的双重影响,而且这两大理论来源的部分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这种现实意义表现在:新闻出版自由是舆论监督的前提和保障;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党和政府的需要;舆论监督监督党与接受党领导的统一;舆论监督只有讲究艺术和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79.
80.
探究学习是新课改以来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学中通过开展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主动参与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的一种学习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数学教学不能依靠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初中数学课堂不断呈现出热闹、活跃的气氛,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了.然而,在这种热闹的背后,还仍然存在"探而不究"、"华而不实"的形式化现象,缺乏探究教学应有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关键点切入,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