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3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继续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进步和发展是非常快的,而又所涉猎的范围较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继续教育又将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如何使继续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职能,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是从事继续教育的工作者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73.
74.
中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中学生随着认识的发展和对自己的成长、人我关系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在性萌发的生理动因作用下,通过社会化过程中对于性别模式的自居作用,性意识觉醒了。中学生的性心理呈波浪式发展,出现一定的年龄阶段特性。  相似文献   
75.
京柳是一种杨柳科乔木,它与旱柳等杨柳科乔木具有相类似的生理特性.随着我国木材资源的日趋减少,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和人们对人造板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迫使研究、开发、利用一些新的优良树种来扩大造纸、人造板生产的原料.鉴于此.研究人员对京柳材的构造及材性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和分析,从而为开发京柳作为造纸和人造板生产的纤维原料提供了基础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76.
对于农村教育的要求,在《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大部分农村地区要普及初中教育,使所有高、初中、小学毕业生在就业前都能受到一定程度的职业技术培训。就是说,要作到农业生产劳动者在进入岗位以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为此,在推进义务教育普及  相似文献   
77.
一、小学生的认知障碍小学生认知障碍是小学生在认知活动的某些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异常,表现为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等。(一)小学生的感知障碍感知障碍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及感知综合障碍。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1.感觉过敏。对引起感觉的客观刺激的感受性过度增高,视觉、听觉、皮肤觉、痛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某些感觉过分增强。2.感觉倒退。指在正常情况下对一般强度的客观刺激的感受性过分降低,如色彩暗淡、视线模糊、皮肤感觉麻木等。3.感觉倒错。对同样的客观刺激产生与正常人感受性质不同或相反的感觉异常,如正常人感到天气寒冷,患者却感到热得受不了。知觉障碍主要表现为:1.错觉。指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分为三种:由于外界刺激的强弱引起的感受性错觉;由于高度紧张、恐惧、焦虑、期望等情感性因素而产生的情感性错觉;在感觉过程中加上自己想像因素的幻想性错觉。2.幻觉。指在没有响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虚幻的知觉体验。可以分为幻视野、幻听、幻嗅、幻味、幻触、本体幻觉、性幻觉等。感知综合障碍是一种特殊的感知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从整体上可以感知,但对其部分属性,如大小、远近、形状、时间、空间等则产生错误的感知。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况:空间感知综合障碍,即对事物大小比例和空间结构的感知综合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即感到时间停止、岁月凝固或时间飞逝的症状;环境感知综合障碍,即感到周围环境不真实的症状;自身感知综合障碍,即对自己身体某一部分或特性发生错误感知的症状,如感到自己脖子变长了,脸面变丑了等。  相似文献   
78.
一、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一)小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概念小学生心理问题是小学生在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失衡、失调和失误等心理状态不良、不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现象。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心理问题。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具有暂时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实现心理调适。因此,一般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前提。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的许多心理问题,凭个体主观能动作用难以或不能自我调节,又不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引导和教育,就会呈现出持续性的不良心理症状,产生心理偏差、情感偏差、人格偏差和行为偏差,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小学生健康的成长,我们把这种消极的心理现象称为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79.
为了进一步研究SO2的化学性质,加深学生对其知识的掌握,笔者把H2S气体和SO2气体的反应增补为演示实验,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具体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80.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运用电教器材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