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象形文字与中国古代汉文字学三大流派 文字学家们推断,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大体上经历了先是"有声无音"接着是"有音无文"的两个极其漫长的岁月.  相似文献   
32.
编后     
从双月刊改为月刊,这看似简单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不简单,以至于编辑部上上下下好一阵子忙乎。不过,忙乎归忙乎,毕竟可以欣慰的事体还是不少,比如:程式、章法一类渐渐明晰,稿件刊发周期大为缩短,尤其是压阵脚的稿子竟可以一口气预排到七、  相似文献   
33.
以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的公布与实施为契机,提出构建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即"朝向公共信息文化共同体的公共图书馆发展观"和"新公共图书馆学".站在民族文化振兴战略、西部社会信息化战略的高度,指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解决好免费开放与公共图书馆事业转变发展方式、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这三大发展战略目标的衔接、整合.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34.
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是一个用以表征图书馆学新范式的本体论范畴。文本范式是其本体论与认识论支点。信息资源是文本范畴的社会维建构 ,公共信息资源是文本范畴的社会维度建构 ,认知机制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信知维。基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元理论建构是一个三维元结构。图 2。参考文献 2 2。  相似文献   
35.
36.
PIR&CM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文化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R&CM,即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是本课题主持人创构的一个用于表征图书馆事业之社会价值本体论即人文本体论的范畴。PIR&CM的一般结构性要素可抽象为公共及其认知、(狭义)公共信息资源、认知机制。依据社会价值工程理论,公共及其认知体现着具有核心价值意义的主体间关系定位;信息、知识、情报/文献、文本只是资源维的两组前提性概念,社会信息资源与公共信息资源则是两个带有深度关联与转换关系的价值形态;认知机制乃是关于公共信息资源认知维的理论抽象。在综合的意义上,PIR&CM是一种基于认知世界的社会价值本体论,也可称为一种公共信息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37.
编后     
去年岁末,接继章兄电谕,知其参与的一篇长文掷达.捧读再三,感念良多,以其为至文,尊为本期发文之首. 在图书馆学"机构范式"里说事,刘学平君之于"公共图书馆公平服务理论"、张研君之于"近代图书馆时代特征",亦颇多开凿建树.  相似文献   
38.
图书馆是人类科学文明知识的宝库,蒐集有珍珠万斛的图书资料。就现代图书馆的藏书而论,不惟数量浩繁,汗牛充栋,而且涉类精细,五花八门。人类知识的浩如烟海与人们利用图书文献资料的日益多样化、专深化、综合化形成深刻的矛盾。而图书馆目录做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充当了联系双方的一种媒介。  相似文献   
39.
作者从图书馆学新老五定律的多角度、多层面比较中引发思考,分析了新老五定律各自的时代特征及相互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着重探讨了新时期"我们这个职业的有机生长点".  相似文献   
40.
编后     
塞上七月的美好时节里,我们有幸在银川聆听王余光、王子舟两位当今图书馆学界超一流大师的学术报告.为示仰重,本期以"当代图书馆人"专家访谈栏目先行刊登余光教授的大作,子舟教授的大作在下期同栏目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