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1月4日,我馆召开中层干部会议,李西宁馆长对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进行部署。7日,大众讲坛邀请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王丕琢,为听众讲述布老虎的传说及传统习俗。8日,大众讲坛联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邀请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赖非先生做客大众讲坛,为书法爱好者介绍学习书法的方法。11日,我馆举行"册府琳琅"展厅揭牌仪式,"文明的守望"系  相似文献   
22.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在教与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自主性.为实践这一新课改精神,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方法的反思,使其具有趣味性、情感性与创新性,以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3.
物流园区的客户资源整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立  张海梅 《现代情报》2007,27(1):175-177
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物流因区也随之发展起来,但是目前我国物流因区闲置率达到60%,如何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因区效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概括了物流因区的两大主要功能,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物流企业客户资源整合的内涵,最后对物流因区的客户资源整合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能形成终身学习必需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改革更应注重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渠道,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从语文实践的重要性出发,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放学习渠道,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5.
2018年以来,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十四五”规划发布和党的二十大成功召开,无论是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还是第七次公共图书馆评估,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第七次评估在新环境中主动应对,呈现出依法评估、目标性评估、导向性评估和智慧化评估等新的特征。为更好地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效能提升的作用,第七次评估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评估内容与指标、评估方式与手段,在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法治化、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引领和智慧化转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文章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现状进行了评述,总结了当前规划实践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今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一个学生的写作水平,体现了他的语文程度,如果他的语文知识学习得好,那他的作文也好;如果他语文知识学习得不好,那么他也不会写出好文章来,甚至还不会写作文.因此,教好学生写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努力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就作文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8.
张海梅 《成才之路》2009,(15):96-97
文章就电工学课堂提问提出一些见解。认为课堂提问要以激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思维等为目的,以围绕中心。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言简意赅,因材提问为原则。  相似文献   
29.
蓬勃发展的建筑业给人为环境一很大景观,尤其是建筑装饰装修业的兴起。当人们走在街道上,或走进某一建筑物时,好似生活在画中一般。而这些优美的建筑物除了建筑师和结构师精心设计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新月异的新型建筑材料。而优美的环境除了优秀的建筑之外,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规划师的精心设计。换言之,建筑师、结构师、规划师共同创造了建筑环境。那么,我们也就必须认识到“建筑—人—环境”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抗战期间的疫病救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梅 《历史档案》2006,(2):119-123,130
在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大规模的疫病流行,有时甚至直接导致了一个国家或王朝的衰亡,因而所有的政府在面对疫病的发生时都会积极地去应对。同时,疫病的发生也考验着一个国家政府的应变能力和社会救治机制。抗战时期,中国有多种疫病流行,给战乱中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本文谨对这一时期的疫病和国民政府采取的救治措施作一述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