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的成效。通过对丽水市内高校及市外部分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状况的调查可知“,服务奉献取向”主导了当前大学生对党员先进性的认知,学生党员总体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先进性还需进一步锤炼。  相似文献   
22.
鉴定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档案价值鉴定是决定档案存毁命运的重要工作。它的任务是按照鉴定工作的原则和标准,研究和甄别归档文件材料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失去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档案是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档案的内容和形式与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论洪迈的小说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宋洪迈充分肯定了小说的价值,他徘徊于小说的虚实之间,怀疑鬼神怪异的真实却又相信天命,他对《夷坚志》提出了“志异审实”的编纂方针,并将志怪概念拓展向人事之奇。他的小说观念革新与保守并存。  相似文献   
24.
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学术界对宋、元时期"股体"时文的演变过程至今不甚了然。现存论及元代"股体"时文作法的材料在元代一些《诗经》注本中有所展现,而这些注本的主要内容都集中保存在明初孙鼎编辑的《诗义集说》中。本文对《诗义集说》中引录的元代谢升孙《诗义断法》、彭士奇《诗经主意》、林泉生《诗义矜式》、曹居贞《诗义发挥》四家著者和著作进行了一些考辨,确认四位著者都是元代进士,他们的著述以及他们的科举活动与元代科举及元代"股体"作义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四库全书与科举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
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职教育与市场联系紧密,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培养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人才供用人单位选用,学生自主择业,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率先走向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树形象、求发展,是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7.
德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德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内蕴,人文精神又可通过德育加以传导。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有着必然联系。本文全面分析影响高职德育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从人文教育的视角出发,寻求人文教育与高职德育的契合点,努力探索建设高职人文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8.
张祝平 《精武》2012,(8):49-5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为研究内容,旨在为体育教师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表现出与传统教育不同的崭新的教育理念,在此情景下,体育教师角色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故此文章探讨了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内涵、应对新课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具体策略等问题。提出了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要由教学管理者、控制者转变为组织者、促进者;和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改革的主动参与者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9.
张祝平 《精武》2012,(14):76-7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郑州大学“荷球文化”的文化构成及其文化氛围,从而为研究具有高校特色体育文化构建提供路径参考。在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技体育文化需要体现更强烈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全面教育性,高收在各种体育文化的冲击下会自主自觉地进行特色体育文化的选择,本文通过对荷球运动文化的分析,以及郑州大学确立这一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析出构建高校特色的体育文化应从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强化课程设置和师资培养;完善训练和比赛机制;突出项目协会的作用;建设配套的软硬件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0.
张祝平 《精武》2012,(13):88-90
作为整个体育课程的一种表现形态和组成部分,体育隐性课程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但重视程度不够。中国体育教育历来只重视显性课程,而长期忽略了对隐性课程的开发,这种不对称的发展阻碍了体育课程整体效能的发挥,不利于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揭示体育隐性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在课程目标、教育内容、组织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辨证统一性。在简述体育隐性课程的本质、特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发体育隐性课程做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