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本文分析了MOOCs(慕课)的特点,提出了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通过对于慕课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对比,分析了慕课与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在分析慕课在高等教育中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MOOCs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高效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了当前高校管理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部分高校进行实证调研,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事件的性质、传播的方式和造成的危害等,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3.
我国高校近年来创新能力跃升、科研成果涌现,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整体偏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能力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技术转移与服务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构建高校技术转移与服务评价体系,分析了评价体系的设立原则,提出了科技团队和科技人员从事技术转移与服务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并尝试对具体评价方法和程序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74.
卧室,总是能让我们联想起诸如舒适、享受、放松等词汇,因此,对于卧室的格局、家具的摆放都要费尽心思,但是,让卧室变漂亮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一些健康的小讲究。  相似文献   
75.
非武术专业大学生武术认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非武术专业大学生对武术认知的调查表明:1)非武术专业大学生对武术的总体认知比较科学理性,在大学武术教学前后依然对武术保持较强的兴趣,对武术的认知渠道虽然呈多元化但相对集中在武术的影视娱乐节目上;2)非武术专业大学生建立科学武术概念及树立终身武术理念的比例不高,3)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差异显著应引起体育专业教育人士的重视,应该加强体育大学生的武术教学研究,真正使大学的武术教育担负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  相似文献   
76.
77.
数字图书馆信息可视化应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几个应用方面:检索过程可视化、检索结果集可视化、数字图书馆信息可视化,并设计了数字图书馆语义信息可视化模型。  相似文献   
78.
目前,我国青少年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意识。学校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并将其融入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关注青少年的思想需求和实际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积极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丰富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加强对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79.
学风建设是高校立校和发展之根本,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已撼动高等教育的绝对地位,其娱乐功能不断侵蚀着高校的教育职能。高校应通过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加强辅导员微博建设、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学风引导、突出辅导员微博与校园文化的联动、加强校园与校际微博群联动机制建设、建立评估与激励机制等促进高校学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0.
课堂就好像是一个舞台,属于教师的舞台,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其实也是一门艺术.一旦进入课堂,就像一个演员上台表演,你的学生不但是你的观众,同时也是你表演的参与者.下面我结合生物课堂教学来谈谈生物课堂中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