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22.
山歌是一种富有战斗力的宣传形式,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许多好的山歌一登在报上,很快流传全县,家喻户晓.我县不分男女老少,都会唱山歌,他们用山歌来歌颂党的领导,歌颂生产,歌颂山区建设的美好远景.我们经常收到的山歌稿件,占来稿的百分之六十.今年春季生产大跃进以来,全县山歌运动风起云涌,百花盛开,山歌在全县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每个生产运动和政治运动中,利用山歌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很有力量的.在去年反右派斗争中,在今春生产高潮中,在总路线宣传中.在建立人民公社和全县大炼钢铁宣传中,报纸上登的许多阐明  相似文献   
23.
关注“热点”是每一家媒体所孜孜以求的。换言之,正是对“热点”的大力关注,一张报纸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受众所注目。比如《华商报》,这张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报纸,由于接连刊发了“夫妻在家看黄碟”、“麻旦旦处女嫖娼案”等颇具影响的稿件,并引发了有关公权与私权等热点话题的讨论,一时间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24.
张西爱 《现代语文》2006,(10):98-99
人关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我们将迎来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一次深刻改革,语素质教育也将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进入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  相似文献   
25.
有家报纸近载《从十倍的差距看减人增效》一文说,香港某报每个记者每月采发稿件100多篇;而内地有的新闻机构的记者,一个月的任务定额才3至5篇,多的也不过10来篇,作者由此认为内地传媒应大幅度减人增效。读罢此文,我觉得该作者主张“增效”的想法无疑是好的,委实说,一个记者一个月采发稿件三五篇,从数量上看的确是少了些,适当地提高发稿定额,也实有必要。但记者发稿的数量多是不是就说明增了效?是不是非要把人搞得成天惶惶然而疲于奔命,才算是“真正解放了新闻生产力”?我看,这些问题都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6.
建设和谐社会,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不容忽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奠基工程,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海南,海南的教育也必须和谐发展.为促进海南教育的和谐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27.
2009年1月22日,大众日报在头版突出位置刊发了<潍坊率先撤销11家驻外办事处>(记者:张西可 宋学宝编辑:王冰)这篇910字的消息.这是记者第一时间抢抓到的独家新闻,最早报道了潍坊率先撤销全部驻外办这一事件,获评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28.
张西爱 《现代语文》2007,(4):106-107
一、前言 20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卡耐基,在他的PMA人才学中有这样的论断:在一个教育普及、科技创新的社会,决定一个人成功的显然不仅仅是智力因素,重要的是一些非智力因素,例如性格、情绪、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等。  相似文献   
29.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把那些崇尚正义、心地善良、具有美德者称为“好人”。名贯神州的军嫂韩素云,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在她身上,体现了爱亲人、爱家庭与爱军队、爱国家的完美统一,是时代特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融合。一个好人感召了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的人敬好人、学好人、做好人。韩素云现象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令人欣喜的“好人效应”。之所以能形成这样一种“好人效应”。除了韩素云的事迹感人至深外,传媒对韩素云的宣传也起了至  相似文献   
30.
细节之重     
张西可 《青年记者》2005,(12):43-44
写下这个题目,缘于最近经历的两件事。一件是前些天回老家,正赶上村里收秋季提留。往年一到收提留之日,往往就是干群关系紧张之时。听吧,村里的高音喇叭开始咋呼个不停,其内容无非是一打二吓唬,甚至还夹带一些不干不净的骂声。这样的声音听了不少年。一些乡领导告诉笔者,对农民就得这样,光讲道理不好使。可这次回去,笔者惊喜地发现,同样是催提留,大喇叭里的声调变了,不但听不到半个脏字,甚至连一句狠话都没有,讲的都是很平和的道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是现在的村委会是民主选举,你不讲道理,到时村民就不再选你,甚至可以罢免你。这么个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