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81.
“多媒体”这个词,总是与网络的优点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环顾国内的新闻网站,却感觉真正的多媒体报道时代并未来临。虽然有很多网站都提供了多媒体的栏目,但是,多媒体只是在网站这个大平台上彼此离间地遥相呼应。而在同一个新闻报道中,各种媒体手段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例子,少之又少。 当宽带舞台已经开始搭建时,我们有必要呼唤真正的多媒体报道的登  相似文献   
82.
数字传播技术诞生以来,不仅催生了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推动了媒介的融合,也在推动着传播主体、传播模式与传播格局的变化,并由此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以社会性别、传播学、广告学为理论基础,从商业广告的表现入手,对样本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对广告中女性出现的比率、场合、广告代言的商品品类、女性身体暴露尺度等几个方面的数据分析媒介中女性刻板印象,并在此基础上从传者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最后本文以一项小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媒体潜移默化下形成的男权社会业已内化为女性的"集体无意识",甚至成为男权统治的护旗手。  相似文献   
84.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网络新闻传播结构框架 ,是理解网络新闻传播的复杂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 ,也是分析研究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网络新闻传播分为信息流与意见流两个层面 ,在这两个层面上分别构建传播结构的模型。网络中的信息传播结构分为信息的发布结构、信息的流动结构和信息的循环结构三种类型 ;意见的传播结构分为意见形成结构、意见冲突结构和意见流动结构  相似文献   
85.
彭兰 《青年记者》2021,(17):4-5
语态变革的推进,会引出很多深层问题或矛盾.语态变革影响的不只是语态,也影响着相关机构的形象、专业性,还会牵涉理念、文化、制度等因素. 1.危机传播中的语态"失态"说明了什么?危机传播中的语态表达很多时候不在于技巧而在于态度.及时完整披露事实真相,或在真相尚未明了的情况下告知关键进展,彰显人文关怀,勇于承担责任,这些都应该是危机传播语态的底色.新媒体语态变革走向深层时,触及的是机构的制度、文化性问题.如果只有表达形式上的变革,没有新的理念和相应制度做支撑,平日里的语态变革即使再热闹,关键时刻也会退回原点.  相似文献   
86.
算法不仅作为中介在实现一对一的关系匹配与连接,也在建构着群体关系,它对共同体的形成与维系的影响也开始日益受到关注。像健康码一样,很多基于算法的评价系统,也在将人群进行区分,强化人们的群体归属,并赋予相应的标签,而在进行关系匹配或资源分配时,每个标签会对应着与相应群体适配的规则、套路,因此,算法和标签可能将人们框定在既有的群体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加固不同共同体之间的"墙"。算法对某些共同体边界的维护,也是算法权力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7.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媒体以新的传播机制,对信息传播格局带来影响,并对现实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特点,也对公众、传媒业者以及政府机构与官员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公众来说,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应该包括媒介使用素养、信息生产素养、信息消费素养、社会交往素养、社会协作素养、社会参与素养等。对于传媒业者来说,社会化媒体时代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与运用能力,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数据与技术素养,在社会化媒体中"公"、"私"界限的把握能力等。对政府机构和官员来说,媒介素养不是简单的"应对媒体"的能力,而应该表现为对媒体角色、功能的认知及相应权利的保障,对社会化媒体价值的认知及对公众相应权利的保障,信息公开渠道的建设与保障,与媒体及公众的交流意识和能力。公众媒介素养、传媒业者的媒介素养以及政府机构与官员的媒介素养,这三者是同时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对于一个平衡的、积极的信息传播系统来说,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8.
89.
一个媒体的全媒体产品未必一定要完全通过自己的平台发布.与内容包装商、渠道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等共同完成产品的多种形式生产、多种渠道传播、多种平台"贩卖",可能是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重组与流程再造的更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90.
Twitter模式在美国兴起几年之后,中国的微博(也可以看作"类Twitter")应用也开始躁动.虽然模仿Twitter的"饭否"、"叽歪"等早就出现,但他们在中国的发展磕磕绊绊,而新浪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推向公测的微博,让人看到了微博应用在中国普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