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7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是当之无愧的好新闻。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后,再次捧读全文,我的思绪情不自禁地又回到了19X)年5月那让世人震惊、国人激愤的日日夜夜;工穷又回响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开创者之一的李大刊的锋锋格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平。“生活是新闻的源泉”,这是千真万确的至理名言。这正像一个人,离开了食物、空气和水根本无法存活。没有生活,就没有新闻作品。但有了生活,如果没有新闻工作者去劳作、奋斗、采集传播,尤其是在那血与火的生死考验面前,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42.
一个优秀记者,可贵的素质之一是善于或者从人们都司空见惯的“普通事实”中,去发现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事实,或者从刚刚“浮出水面”的事物中,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重要意义。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二等奖的消息《泉州发现数万年前“海峡人”化石》的采写成功,便是生动的例证。 长时间以来,关于早期人类如何从大陆迁移台湾,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大陆与台湾两地的学者普遍认为,台湾早期人类源自祖国大陆。但这仅限于根据两岸考古发现进行文化考据和推测,以及海底动物化石的比较而得出的结论,缺乏人类自身及其活动…  相似文献   
43.
切实发挥新闻舆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整体效应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 ,重在发挥自身的价值。马克思曾明确指出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新闻作品作为一种语体化、书面化的文化 ,它不像物质产品那样直接作用于衣食住行 ,其价值在于满足人类特定的精神文化需要 ,社会、读者需要的多样性 ,决定了其价值功能的多样性。诸如传输信息、传播知识、沟通思想、提供娱乐、交友购物 ,乃至解决具体问题和处理具体事物等等 ,而其喉舌、引导、传播、监督等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功能 ,或者概括为“…  相似文献   
44.
减少一般化报道,从改进日常报道中抓新闻精品   好新闻出在哪里,只有重大事件才能出好新闻吗?不见得。从笔者参加历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看,大约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获奖作品都是来自基层、来自现实生活、来自日常报道的新闻。要提高动态消息的质量,多出新闻精品,就必须从改进日常报道,大力减少一般化、概念化、程序化的报道入手。   多年来,大量的日常新闻报道总是摆脱不了表扬性、工作性,简报式、文件式的模式,这与新闻写作规律的要求,与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相距甚远。所以,读者强烈地呼唤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45.
改革开放与四化建设的实践正催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不仅越来越多地和政治、经济、军事密切联姻,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甚至思维方式。由此便产生了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与科技新闻,并称为目前新闻传播中的四大支柱之说。这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科技新闻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这也为它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和思索的问题。人类的科技事业,经历了自然科学“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之后,得到了飞速发展,从  相似文献   
46.
反语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为了收到新鲜引人、含意深刻的效果,以贬义褒词、褒义贬词的方式,说反话,字面上的意思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的修辞方式。 它语言新鲜活泼,不一般化,又富有嘲讽幽默情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在深化改革的大潮冲击下,在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一种围绕国事心事,沟通上下感情,密切各方联系的社会协商对话活动日渐兴盛,与之相适应的对话新闻也蓬勃兴起。对话新闻,即领导与群众,这部分群众与另部分群众,就某个普通关心的现实问题,平等对话,交流思想,民主协商探讨和研究问题的一种纪实性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形式,最早见诸报端的,是发表在1984年12月13日《工人日报》上的《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答——一位企业党委书记关于企业思  相似文献   
48.
释语,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借助词语释义的形式,在约定成俗的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强词、发挥,赋予语词临时性的、不固定的意义的修辞方式。它有揭示、警策、风趣、幽默、讽刺等明显的修辞效果。如:  相似文献   
49.
藏词,即运用早为读者所熟悉的成语、成句或现实流行的语词,将要说的本词藏去(故意只说出一半隐去另一半),单用包含“本词”在内的某一现成语词的其他部分来替代,但要表达的意思又非常清楚,从而产生一种幽默含蓄、“意在言外,思而得之”的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50.
好的新闻作品一看开头,就吸引你非看下去不可。这里往往有悬念在起作用。悬念,即说书人讲的“卖关子”。书说到紧要关头、危急时刻,惊堂一拍,戛然而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怕你下次不再来听个究竟。悬念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也就是把新闻事件中最引人的内容,先在前面来个提示或暗示,在读者心中悬下疑团,诱发读者跟着你的思路走下去。 1982年12月8日,新华社有一条发自华盛顿的消息,导语写道:今天上午九点多钟,一辆白色中型货车停在华盛顿纪念碑的东侧。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