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7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61.
一切客观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作为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各种客观事物的新闻,也必然是富于变化的。因而作为它的浓缩品的标题,是不应该有雷同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新闻标题,才能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生动局面。 实际情况,常常不尽如人意。比如:1980年一家报纸针对有的人讲求门当户对,粗暴干涉儿女婚姻造成的恶果,写了一篇《劝君莫学祝员外》的文章。接着,“劝君莫……”之类的标题就在报上接睡而来。 自散文式通讯《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发表以后,“你在哪里”式的标题也接二连三地出现。做好事不留名,身受其惠的人借诸报端千方百计打听隐名者,于是常常就冠以“你在哪里”这样的标题。甚至有些相同的标题,还一再重复见报。  相似文献   
62.
古人取唐诗命题作画,曾流传着“深山藏古寺”的佳话,颇为发人深思。画家在反映“深山藏古寺”这一题旨时,没有走前辈群贤的老路,而以独特的表达技巧,为人盛赞不已:画面上没有出现古寺,而是在通往深山幽谷中,画了一位快要消失在密林深处的小和尚,他肩挑了一担水。画中之意已使人一目了然矣!就画而论,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主题,在不同作者的“操作”下.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写非事件性新闻,同绘画一样,是否也需要讲点“工艺学”,也有个对题材如何“操作”的问题呢?我们切不可一讲写非事件性新闻,就只能“自古华山一条路”——“…  相似文献   
63.
错综,即为了避免语句的单调、呆板、重复,故意变换词语,使用参差不齐的形式,使句型错综变化,偶散相间,以收到“同中见异”的传播效果的修辞方式。 在标题制作中,常常在极为有限的数字中同题表达相同或相近的两重意思,如无特意的复叠外,一般都应力求避免重复。因为字面与意义的重出,总会给人以贫乏、单调之感,读起来也拗口。如:  相似文献   
64.
警策,亦称精警、警句。即用精练而奇妙的语言,来表达一个确切而深刻含意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能使新闻标题语言精练而表意深刻,词面通俗而意味无穷,词句平常而富有哲理,能引人思索、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5.
对比式新闻标题是指着眼于眼前事物的某个特性,选择使用典型的、性质截然不同的新闻事实,给读者提供认识这个事物及其发展的对立物,鲜明地表达新闻事实,揭示新闻主题,使新闻具有更强烈的点化力和感染力的制题方式。  相似文献   
66.
新闻标题的辞格艺术——呼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告,即撇开读者,直接向新闻中不在面前的人或物呼名说话,诉说思想、抒发感情的修辞方式。无论是出于敬仰、赞颂、请求,或是出于思念、哀痛,或是规劝勉励,当作者的感情特别浓烈、深沉,用一般叙述、描写的方法已难以表达出来的时候,往往便采用呼告辞格,对不在面前的人或物把心里的话一吐为快。 采用呼告,作者可以直接向所表现的人物倾吐情怀,具有推心置腹,促膝交谈,寄托着作者与读者的一片深情的感人效果。如: 青年人,多读点书 (1995年10月26日《深圳特区报》) 在青年人中,有一种冷落书籍的趋向,有的甚至“不读书,少看报,只追求金钱和享受”,标题的作者  相似文献   
67.
在一次研究改进经济宣传的座谈会上,首都一家新闻单位的负责同志披露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愿看工农业报道的读者只占20%左右。那么,经济报道怎样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并津津乐道呢?这是当前经济宣传需要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问题。应该说,目前各个新闻单位都在用主要精力抓经济报道并把它放在宣传重点的位置上,无论是经济新闻的数量、声势和信息量,都相当可观。但是,我们报道了那么多  相似文献   
68.
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与深度报道,是当前传媒使用频率较高的三种报道方式。尽管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毕竟是能够区分而且也应该加以区分的。一、问题的提出新闻的报道方式与表现手法,是要与社会信息传播的需要、受众的阅读要求和接受能力的变化相适应的。在我国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一方面适应受众获取更多信息、求快求短的阅读心理,进行式的连续报道与化整为零的系列报道多起来了;一方面为引导社会舆论,适应读者对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重要的社会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的需求,深度报…  相似文献   
69.
古人有言:凡文章高手或言人人之未言,或言人人所未能言。前者人人心中无,能独具情声;后者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能别开生面。其妙在独到、新颖,能写出点独特的东西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正在逐步深入,新观念、新做法、新事物令人目不暇接。新闻报道理所当然地要抓住这种变化,迅速地反映那些第一次出现的新事物,使笔下的报道既独具情声又别开生面。青岛市改革环卫管理方式,第一次对道路保法权进行招标拍卖,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二等奖的消息《14名下岗工党得…  相似文献   
70.
有的同志把这类报道称之为“无中生有的新闻”。其实所谓“无” ,是由于视线狭窄 ,视而不见 ;而所谓“有” ,则是胸怀全局 ,应运而生。这件事也告诉我们 ,新闻现场发生的事情、现象 ,往往都带有微观的印迹 ,如果记者不站在宏观的高度去观察、处理和权衡 ,就很难发现它的普遍意义。这就像“一滴水” ,放在密闭的容器里 ,只能就是“一滴水” ;只有把它放在阳光的照射下 ,才能反射出不同的光泽。对新闻工作者来说 ,在参加社会活动中 ,对那些正视的程式要关注 ,但头脑中那张捕捉信息的“网” ,应时时刻刻多向周围环境、向群众张开着 ,做到一触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