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立法、行政、技术保护与媒体自律四个层面的新媒体版权体系。但是每一层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弥补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指出了其中具体的问题与不足,并提供了解决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模式的创新是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其予以有效保护十分必要。与世界大多数国家聚焦于电视节目模式可版权性讨论不同的是,美国在电视节目模式保护问题上,始终沿袭以默示合同为主体,多元保护手段为分翼,互相交织融合的路径。21世纪以来伴随媒介技术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电视节目模式保护亟待全球协作。我国可适当借鉴美国判例经验,结合自身情况,构筑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主线,著作权法与非法律手段相结合的电视节目模式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平台型媒体目前已取得发展成果,但仍存在缺陷。本文认为,加强平台型媒体的生态治理,将成为今后的网络信息传播治理的重点。平台型媒体的开放性与聚合型特征,导致监管对象多元复杂,给监管造成负担,弱化了监管效果;且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也会引发个人信息保护与平台型媒体的商业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4.
彭桂兵 《青年记者》2020,(10):75-76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3月1日起施行,将有利于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对《规定》的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就文本内容看,有两个面向值得探讨,一是文本把信息内容划分为鼓励性信息①、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二是把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和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三者纳入网络治理对象.鼓励性信息可以倡导、违法信息可以依法治理,不良信息如何辨别?这是个问题.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和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确实在网络内容治理上要履行一定的责任,但如何保障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和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生产和使用信息内容的权利,这也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法国,面对网络盗版的日益猖獗,为保护艺术家、作家的合法权益,鼓励创作,促进文化产业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萨科奇政府出台了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规定,政府将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网  相似文献   
16.
从法律解释学、著作权国际条约以及现有的国内司法实践三个角度分析,不宜通过修改《著作权法》第36条将版式设计权扩张到网络传播中.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趁《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之际,可以考虑废除《著作权法》第36条,进而把版式设计权纳入《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范畴,而不必单设邻接权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06年9月,托克(Trafigura)石油公司在西非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弃置数万吨有毒废物,造成了当地至少十万居民受害.面临庞大的医疗开支,受害居民走上了集体诉讼的道路,但托克公司始终否认居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与公司弃置废物有关.  相似文献   
20.
算法推荐在短视频传播中的应用促进了内容的生产与分发,但也加速了侵权内容的传播效率,引发更严重的侵权后果。当前,短视频平台的版权侵权问题主要通过产业实践与司法诉讼两种途径解决。然而,无论是行业联合声明、自律规制与版权协作的软硬兼施,还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司法诉讼,均无法彻底化解矛盾,导致长短视频平台间的版权纠纷处于胶着状态。“首例算法推荐案”中法院指出,“今日头条”平台具备信息流推荐服务提供者身份,应当承担更高的版权注意义务。在这一导向下,可尝试以技术和法律双重路径开展版权治理工作。在完善技术使其进行自我纠偏与侵权预防的同时,也可通过调整算法推荐下“应知”的认定因素,要求平台承担侵权预防义务与技术合理性举证义务等方式,在智能传播中实现算法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