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3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徐庆全 《湖北档案》2016,(11):32-33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是歇后语.寓意很浅显,对所做的事没有把握,心神不宁.把这个词引入到政治层面,来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对雇工问题的一场争论. 这个通俗说法的意思是:一家个体户,一家个体企业,如果你雇佣七个工人,你就是社会主义的个体企业,就允许你上马,允许你存在;如果你雇佣八个工人或者以上,你就是资本主义个体企业,就要立刻下马,取缔你的存在.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放个体户创业,解禁乡村家庭工业,恢复城乡小商品市场——私营经济开始在中国大陆萌动.1979年底,全国批准开业的个体工商户约10万户,两年后的1981年,统计数据变为101万,翻了10倍.随之而来的是,“雇工”这个在中国绝迹的、在以往被视为有剥削色彩的词汇出现了.  相似文献   
82.
以1949年为节点,一条海峡,风吹草动晾两岸。 冷战阴影下,大陆和台湾不同的党化教育,进而带来的意识形态化取向,使“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余光中诗句),荡然两半。此岸和彼岸,意识形态化不同,将学术与政治放在一个锅里煮,却惊人地一致。  相似文献   
83.
新书推荐     
作者是一位曾经被“双开”的知识分子“老右派”,他在作品中回顾了自己在反右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中的经历。  相似文献   
84.
10月18日,自封为“艺人”的著名编剧、演员、影剧评论家黄宗江在北京301医院去世,享年89岁。岁月无常,伴随着黄米江的仙逝,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替上岂坛的前辈们已凋零无几,那一代宗师也走进“告别的年代”,行将谢幕!  相似文献   
85.
李普总结自己说:"我早年追求民主自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间陷入了个人迷信、个人崇拜之中;六十岁以来逐渐觉悟,又走入了自由民主的行列。他把第三阶段喻为"第二次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86.
漂泊的印记     
曾经,北岛的诗是须男初长成间的一剂猛药。在我青春的行囊中有一件必不可少的行李——1980年代初编选的《朦胧诗选》,白色的封面被手掌摩挲得成黑色,斑斑点点地涂满了青春和漂泊的印记。  相似文献   
87.
在评介《李新回忆录》时,我曾就国家威权史观下回忆录的写作,提出过一点看法,认为作者如果要秉笔直书所亲历的历史,  相似文献   
88.
在那个年代,季羡林这样不追名逐利、满怀爱和责任感的人原本是一个群体现象,而如今却成了孤零零的个体现象。这背后隐藏着这个时代在精神、道德和人文情怀方面的贫乏和苍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89.
他对中国历史的学术贡献或许不能使其成为学界普遍认可的大师,但他游离于学院派之外的历史书写者身份,使他在史界同行中更像一个作家,在喜欢故事和史评的读者群中则像一个思想者  相似文献   
90.
2014年9月9日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在京逝世,享年87岁. 汤一介,一介书生也.他一生行状犹如其名,做的就是书生所做的事情.究其一生,他有两大贡献可以镌刻在碑铭上:一是在改革欣欣向荣的1980年代,他领衔的中国文化书院,为思想启蒙推波助澜;一是在耄耋之年,他不辞辛苦,担纲《儒藏》,总儒学之大成.这两项大工程,让他从书斋走出来,为公众所熟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