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幽幽桂花香     
这些日子,校园里的桂花开得很热闹,很馨香。常常是一转过楼梯口,出了教学楼,一股浓郁的桂花香便随着柔柔的秋风轻拂在脸庞上,很是惬意,我总要狠狠地吸上几大口,再美美地回味一番。在这浓郁的桂花香气中工作、生活,人的心情变得格外舒畅。有时候午休,闻着花香就睡着了,梦也带着几分甜蜜。其实,桂花单从花的角度上来讲,观赏性不是很强。它的花很细碎,一粒粒凑在一起,色泽以黄白为主,不够亮丽,且在绿叶遮掩下也不显眼。但是,桂花的香气却无人能抵挡,真实而悠远。说桂花能  相似文献   
32.
生命的托举     
每一次到金华,每一次路过城南桥,我的耳边仿佛总回响着那首哀婉低沉的歌曲:"这一次你纵身一跃,滔滔江水见证壮烈。这一次你奋力地托举,托起生的希望震撼人间……"我的脑海里也总会出现这样一幕:在刺骨的江水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耗尽最后的力气,将轻生跳江的女孩托出水面——托举起了女孩生的希望,托举起英雄巍峨的人格。  相似文献   
3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唐山精神从唐山抗震精神发展到新唐山人文精神,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变化。这种新唐山精神使得唐山逐步达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建构,人与环境逐步实现了美好和谐。  相似文献   
34.
一个年轻人向父亲征求意见:“我想在咱们这条街上开店赚钱,得先准备些什么呢?”父亲想了想说:“你如果不想多赚钱,现在就可凭两间门面,摆上货柜、进些货物开张营业;如果你想多赚钱,就先得准备为这条街上的街坊邻居们做些什么。”年轻人问:“我先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高等院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基本情况的调查,收集并汇总有关数据,供有关人员决策参考和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37.
黄溍(1277—1357)字晋卿,婺州义乌之乌伤人(今属浙江金华地区浦江县),元代著名的儒学名臣和文学家,与虞集、揭傒斯,柳贯并称“儒林四杰”。黄溍的思想、人格及文学创作对宋濂、王祎等一大批元末明初的作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概述黄溍生平的基础上,就婺州学风对黄溍的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现述之如下:一、黄溍生平 1.婺州受学(22岁以前) 黄氏家族为金华名族,黄溍九世祖黄昉为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伯父,黄昉率其子黄景圭侨居婺州浦江。七世祖黄琳娶南来著名抗金将领宗泽堂妹后,从浦江迁至义乌。六世祖黄中辅以文学行义名世,因题乐府诗于秦桧所建太平楼上,中有“快磨三尺,欲斩佞人头”之句,险遭不测之祸。秦桧死后,朝廷将授以官,  相似文献   
38.
正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不单纯是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初中教学中,一些教师急于知识落实,课堂上假问题充斥,提问式灌输.有时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教师的主导性,问题的深入性明显不足.缺少具体的问题情境联系,对数学思维能力触发不够.忽视知识的发生、辨析和拓展过程.这些现象,本质上是对问题开放性  相似文献   
39.
初中生升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出现不正常下降,原因不只是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环节问题,深层原因是初中教学的对接功能出了问题.在分析造成原因的基础上,揭示出加强初高中数学对接教学的必要性;基于学生主体性提出课堂对接教学的四条策略:主体性对接——唤起学生的主体精神,适切性对接——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方法性对接——提升学生的学力发展,情感性对接——获得数学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40.
徐永明 《文化遗产》2014,(4):139-156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愿为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明代才女冯小青悲凉的呻吟和凄苦的命运,令后世无数读者为之唏嘘感叹,伤悼不已。然冯小青其人和作品的真伪,明清以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许多文人和学者的笔墨都曾涉及到冯小青,如钱谦益、陈子龙、卓发之、卓人月、徐士俊、来集之、吴炳、朱彝尊、焦循、陈文述、俞樾、陈寅恪、潘光旦等。本文对四种主要的《小青传》的版本和源流以及明清以来小青真伪问题的争论进行了梳理和考述,补充了小青为冯梦祯儿子冯云将之妾的证据,否定了小青为钟小天(开平)之妾的说法。本文还认为戋戋居士所作的《小青传》有可能出自钱谦益之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