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徐雁 《出版科学》2008,16(2):92-95
2007年的10月19日,我的母校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举办了创建六十周年的气氛热烈的庆祝会。我因故没有北上出席,只是在网络新闻中遥感了一番热烈的氛围,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六十年,是一个甲子,也就是一段轮回,要是历史确如某些先知先觉者所预想的那样,是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52.
总结南宋时期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结合现代教育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得出可借鉴的部分。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3.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文化与科普类读物。全书以关注少年儿童阅读、关注传统经典阅读、关注新型阅读方式为显著特点,集纳了最为新颖、实  相似文献   
154.
既是研究对象更是研究伙伴的曹勇军老师,1980年师专毕业后执教于安徽当涂二中,1994年调入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曹老师用整整15年的时间,扎实练就了包括出试卷在内的一整套他称为“技术活”的教学基本功。  相似文献   
155.
胡适先生在谈有关读书的话题时,曾经说过写文章发表“是吸收的利器,又可以说手到是心到的法门”一类的话。为什么说发表文章“是吸收(知识)的利器”呢?因为文章必须要有创见,至少也得有新意,那才叫做“文章”,才可能被编辑选中刊出。  相似文献   
156.
李健吾的文学书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雁 《中国编辑》2003,(1):53-55
李健吾(1906~1982),山西运城人,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翻译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坛最为重要的文艺评论家。 据说,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时任北京大  相似文献   
157.
徐雁 《图书馆杂志》2012,(1):105-109
2011年岁末,中华读书报记者陈菁霞就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活动所显示的数据,以及"国民阅读危机"等问题,采访了《全民阅读推广手册》(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年11月版)主编徐雁教授,以下即为徐教授答记者问时所专题表达的有关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8.
高师设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顺应了国际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素质专业化小学教师的迫切需求。针对本科师范生存在的专业情意和技能的不足,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培养全科型本科小学教师为例,必须构建新型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它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三个完整的部分;并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全程设计、全面开放和综合培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9.
徐雁 《中国成人教育》2012,(12):140-142
网络不仅变革着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改变着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方式、认知观念、行为习惯,乃至大学的校园文化,亦正在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面对新兴的教学媒介和新生代大学生的特点,只有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才能有效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0.
1969年9月开始的从中央到地方党政机关、高等院校、文教科技、艺术院团里,大批干部、教师、专家学者和文化艺术工作者被组织性地下放到"五七干校"的时政举措,使得大批被"下放运动"波及的城市家庭所存书刊,多被户主或其家属作为"废纸"卖给废品收购站,或被直接抛弃为"垃圾",这是"己酉书厄"的成因。"己酉书厄"是反文化、反文明的"文革"时政,大肆鼓噪和执行"读书无用"乃至"知识越多越反动"路线的社会恶果,更是造成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与七十年代前期中国社会大面积"书荒"现象,以及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旧书刊市场资源严重贫乏的社会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