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征稿启事     
为庆祝《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五十五周年,编辑部计划于2015年12月出版《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五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现向各位专家和作者征稿。
  一、征稿对象
  学报历届主编、副主编及编委;历年投稿专家和学者;兄弟单位和部门的同仁;关心学报发展的学者和读者等。
  二、征稿体裁
  题词、书画、笔谈、散文、论文等。
  三、征稿指南
  (一)纪念性的题词或书画。
  (二)“我与成体学报”专栏,如投稿经历、审稿体会、编读交流等。
  (三)成都体育学院优势学科回顾及未来展望。围绕优势学科“运动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运动损伤防治与健康促进”“体育史与体育文化传播”“西南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经济与产业”等方向进行征稿。  相似文献   
32.
学校教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把情与知在教育活动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会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小学情知结合教育研究。   现将研究成果简介如下: 一关于情知结合教育的涵义   情知结合教育的“知”是指认知,即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的心理因素和心理过程。“情”是指广义的情,即情意。这里既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又指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心理过程。情知结合教育就是从整体…  相似文献   
33.
菩萨湾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岳阳镇新村,现存造像19龛,题材丰富,有千佛、西方净土变、千手观音、五十三佛、十方佛等,第5龛发现一则说明造龛原由的题记。依据造像题材、风格及题记等,造像分属唐宋、清至现代两个大的时段,唐宋时期造像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意义]智慧应急需要数据驱动和情报赋能。社会诉求数据来源于公众意愿、观点和要求的表达,具备巨大潜在应急管理价值。[方法/过程]立足情报视角,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从应急流程和应急支撑两个层面,剖析北京市、成都市、广州市3个案例城市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基于社会诉求数据的应急管理实践,探究开发社会诉求数据的情报价值运用于智慧应急管理的路径。[结果/结论]社会诉求数据经由一体化智慧采集、多层级智慧分析、全阶段智慧应用实现情报价值转化,该流程嵌入突发事件风险感知、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由此情报流和业务流融合,实现了基于社会诉求数据的智慧应急。此外,多主体协同、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主导的信息技术、多元制度为社会诉求数据智慧应急价值的实现提供支撑。案例城市基于社会诉求数据的智慧应急体系已初步形成,且构建了全主体参与、全过程治理的新型情报生产和应用模式,但社会诉求数据运用于智慧应急管理的情报资源观还有待进一步确立。  相似文献   
37.
“依形判数”,“就数论形”就是几何问题代数化,代数问题几何化。“形”与“数”在解决问题时,各有优缺点,“形”具有直观性,“数”具有一般性。因此数形结合是两者优点的完善结合。中学数学中的解析几何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表现。几何概念可以用代数表示。几何目标可以通过代数表达。反之,给代数语言以几何解释,从而直观地掌握这些语言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努力将这种思想方法渗透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38.
王张江姚“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在一九七五年第二期《北京大学学报》上抛出了一篇题为《杜甫的再评论》(以下简称《再评论》)的黑文。“瞋目不见丘山”的梁效之流,为什么忽然以研究杜甫的“权威”自居,关心起对杜甫的评论了呢?难到仅仅是“冒充风雅”么?不!发思古之幽情,往往是为了现实。《再评论》一文,是为“四人帮”篡权复辟的政治目的服务的,是一篇包藏祸心的反党黑文。  相似文献   
39.
刘禹赐的《有獭吟》是一首战斗性很强的政治讽喻诗。它的锋芒直指孔孟之道的天命论。 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似乎很懂得“非礼勿动”的儒家教义,笃信天命,“意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 (鲁迅:《北京通讯》) 的可怜虫形象。诗中针对大小戴《礼记》(《夏小正》、《月令》)、《逸周书》(《时训》)、《吕氏春秋》(《孟春纪》)和《淮南子》(《时则》、《主术》)等儒家典籍中关于“獭祭鱼”(獭用鱼祭天)的荒谬论调,生动而幽默地描写了一只水獭的丑态。这只水獭在得到肥美的鱼后,自认为是上天赏赐的,赶忙对天致祭,不敢擅自动用,在祭天的时候,渔翁趁机把獭砸死,  相似文献   
40.
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成都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之必需。成都市有了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工作实践。以人为本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体系、良性互动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结构体系、面向市场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控制体系、三位一体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保障体系的“四大基本要素”使城乡教育一体化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