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初中公民课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体会□戴建华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它包括对学生个人品德、仪表、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及学校集体生活和学习生活,乃至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要求的教育和训练。本文拟就初中公民课行为养成教育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共振是一种舆论叠加爆发现象,从现实情况来看,多事件引发的共振对社会的影响远 大于单一事件,然而目前有关网络舆情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事件方面,有关多事件之间共振的研究相对较少。【方 法/过程】本文将区域文化、人群特征、政府介入等因素作为调节变量,借鉴郎之万方程建立网络舆情共振模型,并采 集 2013年乙肝疫苗及 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的数据,经过模型计算得到共振规律图,与统计相关博文数量后得到的 折线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了山东疫苗事件与乙肝疫苗事件产生共振,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3.
感应加热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加热技术,它具有传统加热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因而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工频加热技术与其他各种物理加热技术相比,确实具有较高的效率,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在现代工业的金属熔炼、热处理、焊接等过程中,感应加热被广泛应用。感应加热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工件中涡流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的,它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易于实现高温和局部加热.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成熟,感应加热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设计20KHzIGBT并联感应加热电源,能够实现频率自动.电路结构简单,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24.
25.
考勤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的考勤投入成本较高,同时如果增加一个点,均要再开通网络、增加考勤机,对于一些巡检等方式的考勤,更无法实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目前智能手机都带有上网、GPS、拍照等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空中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GPRS、GPS等无线网络手段,将智能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后台数据库处理,从而实现无线考勤,减少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26.
一 《毛诗传笺通释》(三十二卷,道光十五年刻入《皇清经解》,《四部备要》收入《清十三经注疏》),马瑞辰(1782年—1853)撰。瑞辰字元伯,安徽桐城人氏,嘉庆进士,授庶吉士,改工部营缮司主事,擢郎中。曾主江西白鹿、山东峄山、安徽庐阳三大书院讲席,笃学端严,义据通深。《毛诗传笺通释》为其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27.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思品卷共12份,分别是杭州卷、宁波卷、温州卷、嘉兴卷、湖州卷、绍兴卷、金华卷、衢州卷、台州卷、丽水卷、舟山卷和义乌卷。其中,金华卷与丽水卷(以下合称为“金丽卷”)、嘉兴卷与舟山卷(以下合称为“嘉舟卷”)内容大同小异。12份试卷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总体上可用“平稳中见本色,变化间有新意”来概括。  相似文献   
28.
朱光潜先生在《咬嚼字》一(高语二册)中阐明了“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并“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推敲”的典故最早当见于唐人韦绚撰《刘公嘉话录》(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又见于五代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宋人计有功《唐诗记事》、阮阅《诗话总龟》。阮阅之言最为简洁:  相似文献   
29.
如何设计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意见交互模型,使仿真研究结果更具真实性,是网络舆情仿真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针对意见交互过程的多数研究仅考虑了邻居对意见形成的影响,忽略了以往符合遗忘规律的历史时刻个体意见态度对当前意见的"冲击"。本文在梳理、分析经典意见交互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个体意见演变的时间记忆问题并结合卷积理论提出了新思路,建立基于HK模型的具有时间累积效应的意见交互规则模型,并给出算法实现。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舆情中网民某时刻的意见值不仅受到当时周围邻居的影响,自身的历史记忆也对此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