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翻译是一种抉择过程,译者的每一个决定都受到规范的影响和制约。在强调规范对翻译的控制时,也不能忽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对霍克思翻译《红楼梦》的全过程的分析,进一步了解译者的抉择过程。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在遵守规范的同时,也可以打破规范的限制,遵守与打破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最高阶段,这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研究生的科学创新能力。而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则必须培养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的科学批判意识。因为,批判的意识和素质是创新实践的根本前提,没有批判的意识和欲望也就不可能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3.
文章论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提出了四个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原则 ,通过展开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了解到目标语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差异 ,从而运用合适而得体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24.
文本的选择是翻译活动的基础.文章试图分析霍克思翻译《红楼梦》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从而提出文本的选择应该是译者与作者双向选择的结果.一旦作品具有可译性,它就会自觉的呼唤翻译,并在自己的全部读者中寻找合适的译者.作者对译者的选择具有偶然性.译者对作者的选择必须以其感知能力为前提.译者与作者之间相近的天赋是完美译文诞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5.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推进与深化,地方政府在评估中的作用不是被削弱了,而是在加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的宏观管理是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二是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是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三是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是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26.
杜娟  曾冬梅 《高教论坛》2007,(1):125-127,158
科学发展观是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出发,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统领和实践指导作用,旨在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7.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写作没兴趣,几乎每次作文都有抄袭应付的现象.我发现他们不愿写作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美.在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指引下,构筑对话平台,是实现学生与环境、教材、学生、教师多向互动的桥梁,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8.
本科教学评估:重在机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推动了被评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但由于其运行机制并不十分完善,产生了不少问题.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29.
大众化高教育的发展将呈现开放式的发展态势:高等学校的适应功能更加完备;高等教育系统组织更加开放;高等职业教育将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与此相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评价将是建立在多样性,针对性,发展性,民主性基础上的全面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0.
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应性及其质量评价的开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到 2 0 1 0年 ,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 1 5 % ,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并逐步普及阶段 ,在这一阶段必然遭遇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矛盾。如何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 ,愈来愈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究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育质量 ?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 ?笔者拟就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应性 ,谈谈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其评价标准。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一 )高等学校的适应功能进一步增强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