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朱国庆 《学子》2012,(8):38-39
一、创设生态德育氛围,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其中心内容就是提高人们生态保护的认知水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初中社会教学要创设生态德育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必须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科学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我国产业发展特殊性的基础之上,基于产业演变的视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就共生、分立、融合这三个阶段分别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多数市级地方报纸的经济新闻报道还存在一般性报道多、与经济运行联系不紧密、对重大事件反应不敏锐甚至是脱节等问题,很多经济报道还没有完全脱离黑板报、生产快报的窠臼。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地方新闻工作者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功,即吃透上面的政策,占有较为丰富的信息,具有系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较强的业务功底。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探索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应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教师树立正确的互动观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分组与分工,小组目标的具体明确及正确的评价方式等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德育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中学历史与杜会课堂教学怎样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求真、求实.笔者在此着重谈谈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的一些方法和心得体会,探索符合本学科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幼儿按顺序从第一数到第五,并能找到5以内序数的位置。 2.复习1—10的顺数和1—5的阿拉伯数字。二、教学准备: 磁性教具一套,火车、小公鸡、小兔子、猴子、松鼠、猫及1至5的数字卡片。三、教学过程: 1.复习1—10的顺数。老师拍手,幼儿数数(1—10)。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出比这个数多1的数。如:1(2),3(4),4(5)。分析:开始数数是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和为序数  相似文献   
18.
朱国庆 《学子》2013,(11):77-78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实现教学反馈的主要方式,也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在初中社会学科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初中社会课教师该如何结合教材设计有价值的提问呢?一、感知教材,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首先要感知教材、了解学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朱国庆 《东南传播》2012,(12):164-166
本文主要分析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祭孔活动作为一种"媒介仪式"的文化认同的悖论问题——在联接群体成员的同时存在一种异质的离散的力量。就如何弥合文化认同与文化表演二者之间的鸿沟,本文提出应该以建立文化认同的社会思想基础为后盾,完成从符号性认同到建构性认同的过渡。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在中学历史课中表现为学生对发现和提出问题有浓厚兴趣,对独立思维有快慰感,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心情舒畅的满足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自觉地在历史园地中拓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