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穆青认为.“记者必须是政治家”,“必须大局在怀990“记者写每一条新闻都要考虑:这条新闻会有什么影响,会有什么效果,对党的事业有利还是不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42.
朱清河 《现代传播》2006,28(6):166-167
1.异型僭越典型、异型报道遮蔽典型报道,曾经的几度“繁荣”(illusory prosperity)未必是典型报道的真实表征关于什么是典型和典型报道,对于它们的界定大多数人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都认为,“典型指在同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物。然而,从理论上弄清一个概念是一回事,在实践中如何正确地把握体认它是另一回事儿。我们以达成共识的典型的标准去框衡“大跃进”或“文革”中的所谓“典型”,一眼就看出这些“典型”的忤逆与荒  相似文献   
43.
朱清河 《青年记者》2006,(16):26-28
一般认为,正面报道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负面报道不利于社会的和谐运转。但这种理解最多只对一半。本文采取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对负面报道的社会效用进行了全新解读,以期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为新闻报道如何发挥更大效能提供理性参考。每年4月份,不同国家的传媒都会不约而同地把普利策新闻奖评选结果公之于世。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年一度的普利策新闻奖所产生的冲击波,尤其是其获奖作品所折射出的新闻报道观念,越来越冲出美国,走向世界,愈来愈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随着中美间各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当我们提出吸收一切国家优秀文化成果构建和谐社会之时,科学理性地看待美国新闻报道观的优缺,汲菁祛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镜鉴,亦属中国新闻界的当务之急之一。  相似文献   
44.
论斯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玲  朱清河 《新闻界》2005,10(4):47-48
最近这两年,对中国新闻媒体来说,似乎是一个多事之秋。随着山西繁峙金矿主向新华社11名记者送现金和金元宝的“封口费”事件,《鄂东晚报》上下‘通力配合’拿监督权作交易搞创收事件等新闻界一连串丑闻被曝光,关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与谈论的焦点。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应该看到,当前损害媒体和记者声誉的,不仅是有偿新闻,还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方面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简单概括一下至少还有:放弃务实求真,杜撰假(半假)新闻;不讲洁身自好,收受被报道者好处;惟利是图,恶炒黄色煽情新…  相似文献   
45.
2004这一年,就《大河报》在上年的大型主题报道策划“从洛阳到‘洛阳’·客家迁移万里寻踪”来说,是检验其延展效应和收获荣誉的年头。如果我们溯时而上撮其要点查看,所应该包括的有:———2004年11月18日的“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开幕前夕,主办地江西赣州订购了3000套包括《客家迁移万里寻踪》的“客家文化研究丛书”第二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接到通知“经编委会鉴定、指导委员会确认,《大河报》‘客家迁移万里寻踪’作为主题报道策划方面的唯一案例,已入选即将发布的中国政府首部报业发展蓝皮书———《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4》…  相似文献   
46.
2006年4月5日,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新闻从业者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这一天,第90届普利策新闻奖又一次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14项大奖各归其主。铁打的营寨,流水的兵,尽管历届获奖作品像走马灯一样倏忽而逝,但普利策新闻奖的负面报道的“主旋律”依然高奏如故,其“乌鸦嘴”传统本色不改。  相似文献   
47.
全球化语境下典型报道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浪潮给新闻传播带来的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和理论已经处于不断解构的状态之中。作为我国传统报道之一的典型报道也在不断试图革故鼎新,并由此衍生出了不同的样式与变体。社会结构的异质性、受众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媒介生态格局的变革以及媒介话语权的转变等成为典型报道变体产生的原因。该变体具体表现为典型选择的多元、报道方式的本质回归以及运作机制的市场化走向。未来典型报道的发展思路应为进一步回归新闻传播与报道规律、加强报道的针对性和强化分众传播,以及应该将媒介话语权更多地交与受众。  相似文献   
48.
近日见有一则资料写道:国外畅销报纸照片文字的比例为3:7,要闻版多达1:1,而国内大多数报纸一版的图文比例却均在1:10左右。这种比较让人顿生感慨,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调新闻的可视形象,强调图文相融与互补,以及强调新闻摄影独立报道新闻的独特效果,对报纸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笔者就如何使新闻照片也能成为本报宣传的主角,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从传播学、政治学与社会学角度出发,以最近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为切入点,考察社会事件网络真情的生成过程及其强大社会舆论引导力的形成根源.研究发现:社会转型中公民诉求与利益多元化,网络传播的"低成本",传统媒体的"高局限"等是网络媒体在设置媒体议题、引领社会舆论等方面有所作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0.
在媒体日益发达和竞争空前激烈的背景下,虚假新闻时有发生。尽管新闻打假呼声日高,但假新闻仍屡禁不止,其中网络假新闻的比率不断攀升。2009年的十大假新闻评选中,由网络率先刊载的假新闻竟有3篇之多。网络假新闻数量的增多,极大地破坏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受众的利益。因此,摸清网络环境中虚假新闻的形态特征、生成原因,坚决治理网络虚假新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