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6年7月7日,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重走穆青路”大型采访活动第二阶段“追寻峥嵘岁月”开始启程,至26日。采访团成员从河南郑州出发,跨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行程3000余公里,走访了穆青从参加革命到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战斗、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采访了部分革命历史专家、八路军老战士、穆青生前报道过的典型模范人物的后人,以及在不同时期与穆青有过接触的各地群众近百人次,收集到大量的宝贵历史资料,初步了解了穆青新闻思想的形成过程,丰富了穆青研究的内容,制作了《追寻峥嵘岁月》的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形成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过程 ,也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的资本主义进而再向全球化扩张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形成的过程中 ,媒体一直起着引导和制造消费需要的作用。不同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推进和扩张 ,也是以大众媒体传播的消费文化的扩张为先导。可以这样说 ,如果没有大众媒体 ,现代消费社会也就不会形成 ,全球化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3.
山寨文化:Web2.0时代的草根狂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凌 《新闻界》2009,(1):108-110
本文关注了最近流行的山寨文化,指出它是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为商业资本及主流意识形态所操纵的大众文化有着本质区别.第二代互联网是山寨文化流行的技术基础,精英对传播渠道的垄断和草根表达意识的觉醒是其社会基础.从政治学视角观察,山寨文化是弱势者对强势者进行战术偷袭的一种方式,而强势者一直在努力对弱势者进行收编.以山寨文化为代表的民间文化方兴未艾,而主流文化也应该多从民间汲取活力.  相似文献   
14.
媒介即信息--人类传播史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4年,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而又倍感迷惑不解的论断: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信息。一时间,学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他的思想,褒扬者有之,批判者更有之,争论一直延续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兴起,大数据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社会化媒体也不例外。近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虽已高达5亿多,但因前期大量投入造成的亏损状态仍然存在。因此,探究新浪微博在大数据时代的媒介营销突围之路不仅对"微博"和"大数据"两个议题都具一定学术价值,也对新浪微博的商业化有现实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新浪微博目前面临的营销困局及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为新浪微博的媒介营销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民族民间体育课程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学生的兴趣等方面对吉首市城区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对策和建议,为吉首市城区中学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报纸的扩版、广播电视的增设频道、网络的崛起,传播业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进入了信息过剩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受众有限的注意力和相对过剩的信息构成了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于是,如何让特定的信息从信息海洋中脱颖而出,吸引受众的视线,进入受众的眼球,便成了信息取得传播效果的大前提。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信息的“易读性”,就成为信息过剩时代传媒竞争的新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全面普及,并且该项技术还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刺激了学生身体各感官,学习兴趣与教学效率显著。本文首先指出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其次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相似文献   
19.
科技进步使当代社会处于急速变化之中,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场所变动导致亲子相处时间缩短,关系疏离,电子媒介成为陪伴儿童成长的"精神保姆"。媒介文化研究者波兹曼曾提出,"童年"的产生归功于印刷媒介的出现,而"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如今,以卫星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构成的全新媒介环境正对儿童社会化构成新的影响与挑战。本文从分析印刷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入手,着重探讨电子和网络媒介对儿童世界的侵蚀,在此基础上,讨论家庭、学校和媒介工作者应该如何为保护儿童的童年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李凌凌 《传媒观察》2002,(11):14-16
2002年夏天,一场新的战役突然在郑州打响—— 郑州报界大变脸 5月30日凌晨,细雨霏霏,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掌门人杨永德在家中接到线报:郑州日报社把广告做到了河南报业的家门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