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创新教育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调动人的创新欲望,训练人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是否有创造性,应该是以他个人或同龄、同级学生经验和知识范围为依据来评判的。某些思维,对成人来说,未必是新的,但对学生自己则是前所未有的,这就算有了“创新”。比如发表一个新奇独特的看法、想象画出一幅图画、制作小玩具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再创造”。怎样把语文创新素质培养实施在课堂上呢?笔者认为,采取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发现等多种途径,调整教学结构,实施创新意识培养,无疑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而捕捉语文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以“浮力的应用”为例,说明物理教学应发挥不同教学方式独特的育人功能。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还是老师唱“主角”的多,老师习惯性地牵着学生鼻子,很少让他们独立行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没有了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是培养民族活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而在创造教育中的“行为”、“思想”是创造教育中两大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李懿  朱树挺 《中国教师》2011,(15):27-29
<正>所谓教学管理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教学原理和方法,对教学系统的人、财、物和事进行有效组织和协调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和研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这既是教师天天面对的日常工作,又是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及固定循环指令特点,本研究将椭圆型腔的粗加工与精加工程序编制成固定循环格式,用户在加工过程中只需要用指令调用即可.文章主要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1)如何推导出旋转椭圆的参数方程;(2)如何将椭圆型腔的粗加工与精加工程序编制为数控系统固定循环;(3)如何使用二次开发的固定循环指令.  相似文献   
16.
节令体系在宋代的成熟,为以反映城市生活为审美趣味的宋元话本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话本中的节令描写和《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岁时广记》等地理志书和类书中的节令记载相互印证,并对志书、类书记载不详之处加以补正,客观上具有志录民情风俗的功能。同时,节令描写在叙事策略上,对话本故事类型与情感氛围的确定、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渲染、主题升华等具有积极的建构作用。话本节令书写对明清以来的世情通俗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懿  王建伟 《钓鱼》2007,(5X):28-29
黄颡俗称黄腊丁,为小型鱼类,无鳞、背鳍有硬刺,体呈橄榄色,体侧和腹面为淡黄色,是长江水系常见的鱼类。属肉食性鱼类,生活在水体底层,喜在江河的缓流或静水处活动,栖息在腐殖质或淤泥较多的水域,傍晚和夜间觅食。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还是老师唱“主角”的多,老师习惯性地牵着学生鼻子,很少让他们独立行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没有了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是培养民族活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而在创造教育中的“行为”、“思想”是创造教育中两大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李懿 《电大理工》2000,(1):19-20
本文论述了函数的弹性理论,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经济领域,并为经济分析带来许多方便。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研究确定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信息资源,并分析了该信息资源的多源性、相关性、异构性等特征,然后应用多信息融合技术建立了移动图书馆多信息融合模型,最后从图书馆资源整合及配置、提供多层次服务、建设虚拟平台等方面探讨了多信息融合为移动图书馆服务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