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6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李昊青 《现代情报》2011,31(12):18-20
信息权利表达是社会主体合法信息利益诉求的现实反映,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维护自身合法信息权益的基本前提。通过分析社会弱势群体信息权利表达的影响成因,指出该群体信息权利表达的特点,并深刻揭示了弱势群体信息权利表达的价值意涵,以期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信息权利保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2.
李昊青 《现代情报》2016,36(1):160-166
以2010-2014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4 926篇国内应急管理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内容分析法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文献分布、研究机构、学科跨度、内容结构和前沿热点等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五年国内应急管理研究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初步形成核心研究机构群,跨学科研究呈现出以公共领域为核心而多元学科领域高度综合化和融合研究的发展态势,研究内容的知识体系结构明显,并挖掘出该领域在"理论基础研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突发事件应对"、"应急资源保障"、以及"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网络舆情研究"等6个方面的前沿热点。  相似文献   
23.
分析信息异化视角下网络舆情衍生效应类型,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模型,构建网络舆情衍生效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平衡点及稳定性研究不同信息异化条件下正面衍生舆情和负面衍生舆情的传播特性,为优化政府应对衍生舆情流程、完善网络司法解释等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4.
理论基础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想源泉和建构理据。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领域研究的整体发展。本文在界定网络舆情管理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信息生态理论等基本思想及其与网络舆情管理关联性,阐述了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理论基础,进一步丰富了网络舆情理论体系,以期为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5.
基于微信舆情传播特征,从网络舆情生态视角研究舆情主体、舆情信息、微信环境相互作用而共同形成的微信舆情生态系统,分析其平衡机理与失衡表现。以河北邢台"7·19"洪灾微信舆情危机为例,分析突发事件情景下微信舆情生态失衡的表现,据此从舆情主体、舆情信息和舆情生态环境3个方面,提出突发事件微信舆情生态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6.
信息权利是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在信息域中的延伸与拓展,信息权利平等是信息公平的内在诉求。在分析弱势群体信息权利表达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信息权利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弱势群体信息权利的保障举措,包括增强信息权利意识、培育利益集团、健全权利保护机制等。  相似文献   
27.
现代权利价值语境中的信息公平与信息权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建构现代权利价值语境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权利的理解,指出信息公平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及物质条件下,处于信息活动中的人们以公平、正义、平等理念为价值尺度来反映社会主体间信息关系平衡状态的价值/话语表述。得出信息权利与信息公平的内在联系--信息权利的宣示与践行是实现信息公平的程序化保障,以期在构建信息公平社会进程中,为实质与程序意义上的信息公平找到现实的制度依托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