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9篇
科学研究   2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01.
推进现代林业建设,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林业新闻媒体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结合林业发展的实际和新闻工作的特点,围绕"三大体系"做好林业宣传工作。面对热门事件,做到舆论引导不缺位;面对负面事件,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面对突发事件,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相似文献   
102.
李晓丽 《大观周刊》2012,(16):242-24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中学生面对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培养个人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学生身上蕴藏着的与考试成绩无关的其他方面的东西。总之,在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今天,为了更好的、进一步的了解学生,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相似文献   
103.
开发和应用地方道德文化资源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重要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地方道德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道德观教育。要努力突破地方道德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瓶颈,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4.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艰难转型,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礼教几经洗礼,社会整体孝的观念日渐淡漠,大学生也不例外。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孝道缺失的社会现象,尝试探索一条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开展高校孝道教育的有效路径,在发掘弘扬特色地域文化的同时,实现大学生孝道培养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5.
一、要重视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 地质资料是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取得的重要地质工作成果,凝聚了几代地质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心血。它虽然不同于一般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但其价值早已体现在形成地质资料的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了。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保护好这些财富,是我们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尤其是一些实物地质资料,除了具有一般地质资料的特点外,还具有原始性、唯一性及不可再生性。因此,重视地质资料的管理与使用,是油气勘探开发事业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6.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怎样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呢?在实践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语文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7.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对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反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敢于“反其道而思之”。它要求人们沿着事物发展的反方向去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知识分子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学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爱、自律这"六自"品格是对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六自"品格的内涵以及当前大学生品格现状,着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意识与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阐述对大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9.
工会新闻应紧紧配合工会工作在新时期的特点,把报道的重心放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宣传系统中来,树立和谐企业的典型,总结并推广工会履行各项职能的好的经验,让工会新闻不仅是工运发展动态、形势的报道,同时也是工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帮手和参谋。  相似文献   
110.
李晓丽 《今传媒》2011,19(2):82-83
北京宣武门外的老北京报馆,是中国新闻传媒业的发源地。一代报人的创刊办报,吹响了推动中国前进的号角,也产生并培育了一代文化伟人。北京宣南胡同里的老北京报馆,在中国新闻乃至世界新闻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