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格局与合作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运用归纳法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内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格局,总结出资源格局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生产区位和消费区位不匹配,资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认为经济带范围内国家之间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源合作开发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内容,并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内国家之间主要的资源合作开发模式:资源合作共赢模式、国际地缘战略合作模式,前者包括股权并购、风险勘探、购买产能等实现形式,后者包括合资开发、建立能源共同体、组建战略联盟等实现形式。最后,提出了促进资源合作开发的政策建议:首先,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资源合作委员会;其次,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资源合作开发金融机构;第三,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内国家之间进行合理分工,寻求资源合作开发的互利共赢;第四,鼓励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实施资源兴国和创新驱动战略。  相似文献   
22.
23.
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跨境铁路、公路和油气管道是支撑其区域合作发展的关键枢纽和通道。科学评估中蒙俄经济走廊交通建设的生态风险时空格局,提出防控对策,对中蒙俄经济走廊跨境交通工程的顺利建设与安全运营至关重要。文章通过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划分了高、中、低3类生态风险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风险防控对策。结果显示: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风险沿"两带、一线"分布;中蒙俄跨境交通带是沙漠化高风险区,中俄跨境交通带和中俄原油管道沿线是多年冻土高风险区。文章提出生态风险防控对策,即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实施"两高三低"型发展模式;建设绿色经济走廊,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建立4层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创新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建立国际间合作体制机制,构建中蒙俄生态风险监测网络体系。文章将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交通及管线的合理建设,以及生态风险的科学规避与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从而促进该区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
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李  吴殿廷  李泽红  王永明  乔路明  肖晔 《资源科学》2018,40(11):2168-2176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跨境旅游资源整合是中国“一带一路”倡导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数理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在空间上为集聚型分布,分布密度总体呈现“多核心”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地区、叶卡捷琳娜-秋明地区、新西伯利亚地区、环贝加尔湖城市群及中俄沿海地区;②自然旅游资源沿湖、沿河、沿边界、沿交通线分布趋势明显;③地形地貌、湖泊水系等是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的根本,而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性、人口数量等是影响其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中蒙俄经济走廊自然旅游资源同质性与互补性并存。三国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创新旅游合作开发模式,合力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国际旅游带”。  相似文献   
25.
杨洋  董锁成  李泽红 《资源科学》2018,40(2):237-249
中俄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是意义重大的地缘战略合作。自1996年中俄能源合作拉开序幕以来,虽几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且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规划实施,中俄能源合作迎来新机遇。基于此,本文回顾了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进展,从供求关系、能源政策、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区域发展政策、国际地缘环境变迁等角度全面分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内在契合因素和外部推动因素,指出中俄利益诉求的内在契合性是中俄开展能源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外部推动因素则加速了中俄能源合作的进程。虽目前中俄能源合作态势良好,但仍面临合作体制机制欠缺、国际地缘环境变迁等诸多挑战,在国际地缘环境日益复杂的新时期,中俄应增强互信,深化中俄能源的地缘战略合作;抓住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政策契机,拓宽合作模式与合作领域;制定中俄能源战略长期合作规划,完善中俄能源合作机制;兼顾周边地区,创建区域性能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6.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套如何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施之以创新教肓。(1)融洽师生关系+创新手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2)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3)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4)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堆能力。(5)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一带一路”交通运输业格局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交通运输是塑造经济空间格局以及主导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重要力量。构建"一带一路"的交通运输体系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是沿线各国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必不可少的纽带和桥梁,更是必须重点突破的优先战略任务。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及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一带一路"交通运输业发展格局,发现"一带一路"中部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现代化快速交通发展滞后,交通运输业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优势明显,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进而提出了我国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即率先加强同中亚国家间的道路连接,强化"海上丝绸之路"点轴建设。最后提出了"一带一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策,即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合作平台、发挥民航运输的先锋作用、将高铁建设作为突破口、打通国际物流通道、建立国际物流体系、成立国际物流协会、确立国际物流标准、构建国际物流信息网络。文章以国际的视野、科学的分析助力国家的顶层战略,所得结论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及战略咨询。  相似文献   
28.
国防专利制度是我国在国防领域建立的知识产权制度,本文论述了国防专利需要解密的原因及解密的条件,并就如何完善国防专利解密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9.
基于历史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1956年-2003年石羊河上游天然来水量与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变化趋势,采用生产法计算了1950年-2006年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定量揭示了石羊河中游武威绿洲农业开发对区域水资源的真实占用及其对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石羊河中游武威绿洲人类活动加剧,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呈减少趋势;②中游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呈快速上升趋势,粮食作物水足迹占最大比重;③中游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与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中游农业水足迹每提高1×108m3,下游来水量将减少0.2543×108m3;中游粮食作物水足迹每提高1×108m3,下游来水量将减少0.5021×108m3,中游武威绿洲农业开发是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减少的最重要人文活动,粮食作物种植规模的扩大对下游来水量的影响很大;④通过控制农业生产规模,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降低单位农产品的虚拟水量,进而控制中游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增长趋势是缓解下游民勤绿洲生态恶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