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沧桑得以生存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历经千年而不衰的优秀文化,具有蓬勃生机和活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关系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我们作为中国人,有责任和  相似文献   
62.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体制选择和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是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既是体育事业的需要,也是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需要。10多年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推动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理性的审视,进一步适应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体制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通过监测9名女子速滑运动员同等强度不同持续时间的专项训练前后血清睾酮(T)、皮质醇(C)、雌H醇(E2)、甲状腺素(T3、T4)的变化,探讨运动时激素变化特点及规律。受试者分别进行短时间高强度间歇性滑跳练习-5'×3、3'×5和长时间高强度力竭性运动-2(5'×3、3'×5)滑步滑跳练习。在运动前、后即刻采集静脉血测定各种激素含量。结果表明:短时间大强度间歇运动1小时后,血清T、C浓度显著高于安静状态,E2、T3、T4与安静时比较无显著变化;长时间大强度力竭性运动2小时后,血清C升高,E2、T3显著下降,T4与T无显著性变化,T/C比值下降显著。根据上述结果提示:短时间大强度训练后,血清T、C至同步变化,说明机体对运动及时间具有良好的适应。长时间大负荷超过2小时后,可能会造成人体内激素平衡紊乱,如T/C比值下降、T3、T4及已与T、C非同步发展,表明机体可能有潜在性疲劳。人体运动时血清T开始升高,随运动强度增加,时间的延长,血清T含量由高向低变化时,可能与疲劳有关。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适时地监测激素水平变化,有助于掌握运动员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64.
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自信心的增强。同时,它还是治疗和辅助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多频次高压氧治疗的可行性,寻找促进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康复、减轻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新途径.方法:选择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对照治疗,A组30例采用早期多频次高压氧疗法,确定为伤后24小时内、每天2~3次、连续5~10天高压氧治疗,5~10天后改为每天1次的常规治疗;B组30例采用常规的伤后10天以后、每天1次进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生命体征的变化、症状体征的改善、后遗症轻重程度等.结果:A组治愈20例(67%),好转9例(30%),无效1例(3.3%),总有效率为97%.B组治愈12例(40%),好转10例(33.3%),无效8例(26.7%),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治疗效果经假设检验(Z=-2.475,P=0.01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颅脑损伤采用早期多频次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6.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两者之间有革命性的、翻天覆地的差别。只有深刻理解了这种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网络营销,更好地开展网络营销。介绍了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相似文献   
67.
人体运动科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人体科学教学质量 ,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及教材建设等诸多因素有关。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教师队伍 ,是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前提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软、硬件 )是实现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保障 ;加强必要的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提高人体运动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是现代化教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8.
速度滑冰运动员个体蹬冰动力特性与训练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对优秀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发现运动员心脏容量变化不大,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运动成绩却有大幅度提高。20年来心脏容量在18ml/kg-20ml/kg,最大摄氧量在80ml/kg/min-90ml/kg/min,都变化不大,运动成绩的大幅度提高主要是由骨骼肌代谢能力提高决定的。因而对骨骼代谢的有关方面进行研究受到很多研究人员的重视。60年代伯格斯乔姆(Berstrom,1962)创造了肌肉活检技术,使得对运动员骨骼肌纤维类型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发现了红、白两种…  相似文献   
69.
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应追求高质量发展,创建契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加强教育强国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高职院校要推进课堂革命,把握课堂革命的方向,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目标,并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课堂,重新构建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需求和岗位需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就课堂革命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