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李若 《军事记者》2002,(10):46-47
报刊是人们的精神消费品。如果说人们在物质消费过程中十分看重名牌、精品,那么,在精神产品消费上也一样,他们则需要精采的、权威的、具有独到见解的章。那么这样的章从何而来呢?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求报刊编辑尽可能地编发名家稿件。因为名家在读心目中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信性和依赖性。组织名家的章,既可以极大限度地满足读的阅读需要,更好地贯彻当前宣传重点,又可以提高报刊的层次和品位,应该说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营销策略”。笔在这里所说的名家,主要是指名人、专家、学及各领域的权威人士等。  相似文献   
22.
在未来社会空间的深度变革中,对课程的理解要革新空间观念、建立空间思维、拓展空间视域、探索空间方法。未来课程的空间建构着眼于课程的空间本体与空间生成,探讨课程空间中主体的生存状态、交往方式、发展途径等问题。围绕人与未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未来课程空间可以理解为“学习机会”“资源集合”“交往规约”“经历场景”。通过创造学习机会、聚合学习资源、构建交往情境、重塑学习场景,有助于在教育实践中有效生成课程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