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事实观念是新闻观念体系中的基础观念,关系到对新闻本体、新闻本源、新闻属性、新闻真实、新闻价值、新闻规律等新闻领域主要问题的实质看法,对新闻实践具有根基性的作用和影响。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事实呈现的具体形态,但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事实地位、属性、功能作用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包括新闻实践与新闻研究)拥有自己比较稳定的事实观念:在本体论上,认定事实是新闻的本体(本原)、本源;在认识论上,认为事实是可认识的,表征事实的新闻是能够正确反映呈现事实真实面目的,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性的终极标准。而最具当代中国新闻特色的事实观念是:新闻传播主体尤其是以党媒为主体的专业新闻媒体,应该在树立全面事实观的基础上,特别坚守正面事实观,努力实现全面事实观与正面事实观的统一事实观。或者说,正面事实优先、正面事实主导是当代中国新闻事实观的硬核。总而言之,当代中国新闻的事实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事实观,是价值取向鲜明的事实观,是当代中国新闻整体观念体系的基础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当代中国自主新闻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
我国实行新课程标准已有数年,现在各地都进入新课程教学阶段,中考作为"正确反映和评价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全面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便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一个阶段性评估,更加重视对重点知识的考察,强调对知识本质的把握和理解。为了把握中考的正确方向,必须认真分析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脉络。  相似文献   
43.
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民众新闻与专业新闻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对既有观念整理总结的基础上,从观念论角度提出,"极化"与"融合"可能是民众新闻与专业新闻关系的基本走向。也就是说,或者职业新闻与民众新闻始终保持适当的距离甚或分离、分立,民众的保持本色,专业的更专业;或者两者产生互动融合。  相似文献   
44.
新闻道德根据的构成,关涉的核心问题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新闻道德的一般根据;二是不同层次新闻道德的根据。本文就普遍新闻道德、特殊新闻道德、个体新闻道德和民间新闻道德到底要探索哪些具体的根据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新闻道德根据论提供了前提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杨保军 《今传媒》2010,(3):43-46
在常态职业新闻活动中,新闻媒介的一些不当新闻报道、错误新闻报道,常常会对社会公众造成道德伤害,特别是对相关的新闻报道对象主体或其他相关主体造成伤害。这样的事实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一旦出现这种现象,新闻媒体和职业新闻工作者应该怎样做,也是非常实际的道德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6.
进入21世纪,新闻学研究一如既往,保持了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具有的比较强劲的势头,继续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处于“显学”、勃发的态势。理论新闻学的研究同样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成果在不断增加,队伍在不断扩大。下面,就当前新闻理论研究的总体表现和趋势做一些简要的分析。需要预先说明的是,本文的分析并非面面俱到式的总结和预测,而是挑拣了几个在笔者看来比较重要的、具有一定“新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47.
本文认为,新闻传播的技术依赖性越来越强,人们看到的新闻图景充满了技术建构的痕迹;新闻报道的可能性,往往依赖于技术的可能性。每一次划时代的技术创造、技术发明,都在创造着新的传播主体,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新闻收受主体、新闻控制主体和新闻源主体。技术以怎样的观念、方式建构新闻符号世界,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属性特征,更取决于能够操控技术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力量以及社会提供的整个文化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8.
简论“后新闻传播时代”的开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传播时代,客观趋势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性的思维来思考人类新闻传播业的走向或趋势,不能总是在"传统新闻传播业"的框架、格局内描述和反映新闻传播业的最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本文提出网络时代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的笼统开启,而新闻传播模式的诸多变革、新闻"产消者"的一体化、融合新闻的勃兴以及新闻的图像化传播趋势等,可能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开启的标志.  相似文献   
49.
试论证实新闻真实的两大难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闻传播有自身的特点,新闻作品有自身的特色,新闻真实有自身的个性,因而新闻真实的证实,与一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认识正确性、真理性的证实相比,虽然在有关原理、原则上具有相同点或相似性,但一定会有各自的特征,在证实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独有的难度。认识、理解新闻真实证实中的难点,对于提高新闻的真实度、实现真实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预先说明的一点是,下面关于新闻真实证实难度的讨论,只是从新闻真实证实活动的内部考虑,不涉及传播环境对证实活动的干扰和影响。另外,在讨论新闻真实证实的难度时,我们假设传播者具备证实新闻的基本能力和品质,也就是说,这里我们不专门考虑证实者——传播者——对新闻真实证实的限制。我们关注的主要是相对传播者证实活动而存在的一些对证实活动形成限制或障碍的客观因素。我们把这种客观的限制和障碍称为证实新闻真实的难度。  相似文献   
50.
概念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细胞,自主概念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当代中国新闻学的自主概念,主要是指由当代中国新闻学知识共同体提出的具有原初界定权、解释权的原创性概念。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前提是构建起自主的新闻学概念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概念(体系)有自身的来源渠道:在知识生产主体上,它主要是由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主体提出的;在客观对象上,它主要是对当代中国新闻实践方式、实践观念的反映和呈现。除此之外,自主概念也来源于对世界各种类型新闻学概念的反思批判、吸收借鉴与改造转化,来源于对其他学科概念的迁移、转换与运用。这些来源渠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源源不断、与时俱进的自主概念创造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也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造与更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