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艺术最能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的风气,时代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通过文化艺术构建精神家园,从而树立人们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中国歌剧有近百年代的历史,先后有数百部题材多样、风格独特的歌剧作品.革命历史题材剧《沂蒙山》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作品,它以红色历史文化为背景,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突出了歌剧的民族化特征,真正做到了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进一步打动了万千观众.  相似文献   
42.
食品安全学是食品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转变专业课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挖掘提炼与课程内容高度契合的思政元素、加强教师政治理论素养等多方面对食品安全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有益探索。由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知,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3.
语言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因素之一。有两种不同性质语言焦虑,即促进(积极)型焦虑与阻碍(消极)型焦虑。就语言焦虑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克服和减轻外语学习焦虑的策略。  相似文献   
44.
辣椒趣说     
杨妮 《百科知识》2010,(17):15-16
辣椒作为一种美食,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印度人称辣椒为“红色牛排”;墨西哥人将辣椒视为国食。在我国,辣椒在许多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调味品,甚至没有它就无法下饭,可见人们对它的钟爱。  相似文献   
45.
杨妮 《今传媒》2017,25(10)
与新闻媒体传播相比,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是一种浸透式、潜移默化的塑造和传播.在全球化的今天,受众越来越关注主流文化的符号生产,这种软性传播力量也越来越强大.在所有的文化形态中,电影因其声画合一的视觉性、情节故事性、强大的精神感染力、以及电影产品的全球流通性等特点在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方面显示出强大的软性功能.中国电影进入世界影坛,在实现其独立的艺术实践中,也勾勒出了中华民族的风景形象.本文分析80年代至今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发展状况,探讨中国电影对国际受众中国形象认知的软性影响,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46.
在调查陕西省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总结出陕西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陕西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47.
所谓小学语文联读导学,就是在充分利用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通过预读—议读—探读—练读,让学生在文本中与作者生动对话,自由交流。如果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比作一棵参天大树,联读导学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就是深植于土壤中的根系。那么,在小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实施联读导学模式,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感受,在感受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呢?笔者认为,不妨采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48.
辗转相除法是求最大公因式最重要的方法,但过程比较复杂,将辗转相除法总结成统一公式,并通过列表法予以标识,简化了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式过程中相关多项式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49.
杨妮 《科教文汇》2008,(34):261-261
古人注庄,一般认为庄子是一部超脱的哲学著作,而实际上,庄子是一部蕴含着深沉的悲剧意识的哲学。这种悲剧意识以理性为前提,灾难为媒介,在特定的现实中显示出特殊的含义,即悲剧性的怜悯和超脱,那种怜悯是对现实的无奈和嘲讽。那种超脱是对现实的一种内省式的超越与解脱。  相似文献   
50.
张雷  杨妮 《视听纵横》2001,(3):89-89
借用社会力量办台就是电台和社会各界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尽可能地吸引、利用社会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智力资源办电台,以此增强电台的实力和竞争力,提高电台的服务质量,扩大电台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