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收脚印     
杨绛 《课外阅读》2013,(17):28-29
<正>听说人死了,魂灵儿得把生前的脚印,都给收回去。为了这句话,不知流过多少冷汗。半夜梦醒,想到有鬼在窗外徘徊,汗毛都站起来。其实有什么可怕呢?怕一个孤独的幽魂?假如收脚印,像拣鞋底那样,一只只拣起了,放在口袋里,掮着回去,那么匆忙地赶完工作,鬼魂就会离开人间。不过,怕不是那样容易。每当夕阳西下,黄昏星闪闪发亮的时候;西山一抹浅绛,渐渐晕成橘红,晕成淡黄,晕成浅湖色……风是凉了,地上的影儿也淡了。幽僻处,树下,墙阴,影儿  相似文献   
42.
43.
杨绛 《中文自修》2012,(3):12-13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对于钱钟书夫妇而言,淳朴而单纯的生活态度,亦如他们对文学的追求——简单而  相似文献   
44.
杨绛 《今日教育》2008,(6):60-60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若处境贫困,生性顽劣,生活艰苦,堕落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45.
喝茶     
曾听人讲洋话,说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国人做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茶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么吃法,的确吃茶叶渣子,还拌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同吃。什么妙味,简直不敢尝试。以后他们把茶当药,治伤风,清肠胃。不久,喝茶之风大行,1660年的茶叶广告上说:“这刺激品,能驱疲倦,除恶梦,使肢体轻健,精神饱满。尤能克制睡眠,好学者可以彻夜攻读不倦。身体肥胖或食肉过多者,饮茶尤宜。”莱登大学的庞德戈博士(Dr.CorneliusBontekoe)应东印度公司之请,替茶大做广告,说茶…  相似文献   
46.
读书苦乐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相似文献   
47.
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 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我们不妨再加上一句“是什么料,充什么用.”假如是一个萝卜,就力求做个水多肉脆的好萝卜;假如是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瓷瓷实实的包心好白菜.萝卜白菜是家常食用的蔬菜,不求做庙堂上供设的珍果.  相似文献   
48.
杨绛的散文浸透着浓郁的悲喜剧色彩。具体地说,是充满了一种力图以喜剧精神压倒悲剧精神的努力。她尽量用喜剧语言冲淡残酷岁月的记忆,减弱沉重的精神压力。从整体的美学效果上来看,杨绛的散文和与她同一时期的多数作家一样,呈现出一种恬淡、平和、睿智的风格。在艺术上,语言表达简洁、凝练、幽默.结构安排比较机智,开合自如,技巧运用娴熟,不着痕迹,处处"随心所欲",又处处颇具匠心,总是在冷静的叙述中,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  相似文献   
49.
杨绛 《出版参考》2005,(26):41-42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很多,也不易遗忘.  相似文献   
50.
杨绛 《出版经济》2006,(5):58-59
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我们两人每天在起居室静静地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我们工作之余,就在附近各处"探险",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阿瑗回家,我们大家掏出一把又一把的"石子"把玩欣赏.阿瑗的石子最多.周奶奶也身安心闲,逐渐发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