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徐朔方著《晚明曲家年谱》,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此书分苏州卷、浙江卷、皖赣卷,共收起于徐霖终于金圣叹约200年间的39位戏曲家年谱。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好书且又难得,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好书:《晚明曲家年谱》可以视为一部工具书,39位曲家的生平及作品,一览无余;同时又可以视之为一  相似文献   
42.
从比较各笔记小说中对柳永叙述的差异与变化.着重探讨了历史上真实的柳永的官宦形象是如何通过笔记小说的改编而最终衍变成为一个符号和小说家加工的不遇才子的形象,并阐述了这种改编的深层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43.
(一)汉文小说,是使用汉字文化区域各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这个文化区域各国的民族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44.
《拉手》《蹦蹦》《呀呀》唱着:《摇篮曲》──评《彩绘新童谣》林辰好书的标准不是绝对化的。但有一点则是肯定的:好书都有明确的针对性;编辑出版的目的性越明确,针对性越强,就越有特色──针对着充满了《变形金刚》、《机器猫》乃至于武士道精神十足的《人间大炮》...  相似文献   
45.
《红楼梦》从正面接过由《金瓶梅》传来的通过一个家的腐败生活以揭露社会阴暗的传统,又从反面吸取了才子佳人派小说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公式化的教训。并且继承了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小说的注重塑造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注重人物语言个性化的传统,为文学创作的借鉴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值得探讨的经验。  相似文献   
46.
在20世纪80—90年代,我专事古代小说的编辑出版工作,曾以明末清初小说填补了小说出版的空白,开拓了小说研究的新领域。面对着明清小说研究之硕果,耳听着学界的赞誉,并不为当年出版过填补空白之书而  相似文献   
47.
春风文艺出版社从1981年开始编辑《明末清初小说选刊》(以下简称《选刊》),到1985年,不仅完成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要求在1985年以前出版三十种的规划指标,而且以《选刊》为基础,五年迈出了五步——在《选刊》之后,又编辑出版了《明  相似文献   
48.
我国科学家正在进行人体器官的克隆计划,如果进展顺利,3-5年后,便能首先克隆出人的血管、食道和膀胱,然后开始进行胰腺、肝脏和心脏等更为复杂的人体器官的克隆.  相似文献   
49.
艺术朦胧美是人所共知的。“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类诗词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流传久远,具有超时空的艺术魅力。这种美成为美育的重要因素。 一、语言教学艺术的朦胧美 汉语的音调有独特的美感。《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均可唱,语文教学通过言语的美促进了听觉生理心理机制的发展。谴词造句的含蓄美,也产生着特殊的效果。语言是人类为表现自我而创造的符号,汉字作为表意文宁,“意”是表不尽的,语言的有  相似文献   
50.
林辰 《东南传播》2021,(7):83-85
在"大视频时代","视像化"传播处于绝对的霸权"中心"地位,但与此同时Clubhouse在全球的火爆使社交传播呈现"听觉转向"的趋势."语音社交媒介"的历史性"回溯"正潜移默化地打破"视像化"传播的"中心"地位,在感官平衡方面做出创新性发展.本研究以Clubhouse为例,研究其特质,同时探究语音社交媒介的价值.研究发现,语音社交是人类的潜在需求,满足了个人社交的现实需要,它的兴起实现了群体间交往模式类型化的欲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公共人"的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