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1966篇
科学研究   290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107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3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师生关系不仅折射出社会关系和教育理念,而且影响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传统师生关系的某些方面显然已经成了当今素质教育的藩篱。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成了关系到能否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既从理论层面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又从实践层面规划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24.
记者的格局     
记者的大格局.应当是在选题写稿时选那些能体现党的大政方针,能抓住影响当前发展的大问题去做文章,去写政府和群众都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5.
采访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让不能说的人能说,让能说的人不能说。“能说”与“不能说”都由记者根据需要掌控。  相似文献   
26.
读书、入世、写作——一项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让人喜欢。大学时读了两本关于曾国藩的书,深受曾国藩“凡事局外议论总是无益,须躬自入局方可成事“思想的影响,打算毕业即进入社会踏歌少年行;但自己本性喜静,还有点躲进校园笔耕舌耨的意愿。这种矛盾思想交织在一起,煞是痛苦。忽有一天想到:  相似文献   
27.
记者的格局     
清朝嘉庆皇帝查办大贪官和珅,宣布和珅的第一条罪状,是嘉庆被立为太子的前一天,和珅向他送礼以示拥戴.学者阎崇年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中,为此评价嘉庆皇帝"胸中没有大格局,掌上没有大手笔".  相似文献   
28.
大学时读了两本关于曾国藩的书,深受曾国藩“凡事局外议论总是无益,须躬自入局方可成事”思想的影响,打算毕业即进入社会踏歌少年行;但自己本性喜静,还有点躲进校园笔耕舌耨的意愿。这种矛盾思想交织在一起,煞是痛苦。忽有一天想到:记者既能接触社会,又能读书写作,正是兼顾这两种意愿的载体。于是,便很是庆幸当初填报了大学新闻系。  相似文献   
29.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非常规方式,其被新闻业界正式或主动采用,是近代新闻事业在西方诞生之后的事情。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媒体经营的侧重点趋向商业利润的背景下,隐性采访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可和大量的使用。然而,学术界却对隐性采访持相异的看法。原因在于其在法律上缺乏明保护但却禁区重重,操作手段又有违社会道德规范,有损于新闻媒体的正义形象。  相似文献   
30.
王学文 《青年记者》2006,(22):10-11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一些媒体选择最接近记者本色的"行走"状态,"重走长征路",亲历长征路上的艰险困苦,展开对长征精神的探寻与重拾。如何"重走长征路",既体现了媒体策划者的水准,也考验着行走记者的感悟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