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在界定档案文件历史联系与逻辑联系、历史检索与信息检索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历史联系与档案实体整理、馆藏性检索工具、历史检索之间的相互关系;逻辑联系与档案信息整理、查检性检索工具、信息检索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指出,电子文件的整理依然要坚持历史联系与逻辑联系并重的原则,二者决不可以相互混淆和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42.
从西方档案学理论演变看档案管理的历史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毓域  吴莹 《浙江档案》2008,(12):19-21
西方比较成熟的档案学理论包括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来源原则关注的是档案馆一个“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将研究的内容扩展为文件运动的全过程。从而成为从“点”到“线”的档案管理理论体系;文件连续体理论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添加了文件背景,使其理论体系成为“面”状结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历史主义的思想贯穿其中,并得到强化与完善。由此我们认为,历史主义认识论是档案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历史主义方法论是档案实践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43.
档案的起源是文明起源的重要内容,档案的产生是文明形成和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殷商甲骨档案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系统的档案,在学术理论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意义.针对近年来学术界时其档案性质的质疑,本文通过对其档案属性的分析与研究,以历史主义的思想证明了甲骨卜辞珍贵的档案价值.循着甲骨来探寻历史的足迹便可以发现一部厚重的殷商文化史,是甲骨卜辞虔诚地帮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向几千年以前的王朝.  相似文献   
44.
传统档案学将凭证作用认定为档案的基本功能 ,其理论体系也是在认定和维护档案凭证作用 ,发挥档案凭证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 ,传统档案学所认定的凭证价值 ,其实是“文件”的而非“档案”的凭证价值。我们认为 ,文件凭证作用与档案凭证作用是有区别的。档案在继承文件凭证作用的基础上 ,将文件的孤立凭证上升到历史凭证。所以 ,档案的作用体系是一个既包含原始性 ,又高于原始性的 ,具有历史文化凭证价值的历史记录体系。档案作用的这种变化 ,将引发档案功能从“凭证体系”向“历史记录体系”转化。  相似文献   
45.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一门学科的发展与成熟除了形成该学科的实践基础以外,科学研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档案科学研究亦如此。档案科学不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研究不够深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档案科学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努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强档案科学工作者的科研意识,深入档案学的科学研究,以丰富档案学理论,提高档案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46.
文件横向运动与档案利用活动既存在联系,又相互区别.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由于缺少对两者间关系的辨析认识,从而造成了一些案例在解释文件横向运动时存在说服力不足的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案例“张冠李戴”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件横向运动的科学性,也不利于文件横向运动理论的深入研究.基于此,笔者详细对两者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期加深对文件横向运动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47.
档案结构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对档案结构问题的后续研究,给出档案结构的数学模型A=F(C I),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和解释不同载体和不同的信息表现形式的档案的结构、整理原则和方法以及档案与一般文献的区别和联系等档案学理论和现实档案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8.
文件横向运动最早由我国学者吴品才教授提出,揭示了文件除纵向运动之外的其他运动情况,深化了文件运动理论.但笔者认为,现行的文件横向运动的概念界定尚存不完善之处,容易造成横向运动与利用活动之间概念的混淆,笔者通过对文件横向运动内涵的挖掘,理清文件横向运动与档案利用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49.
事由原则到来源原则是档案实践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档案整理实践的演变和整理方法的替代。而且是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的重新认定。将原先的档案整理逻辑主义的思维定势转换为以历史主义为主,是档案职业历史主义的重要发现。这一发现是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属性和档案的社会功能认识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50.
档案本质属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始记录性被认为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在档案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近年来 ,也有一些档案界的专家和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王玉声 ① 、李福君 ② 、王岚③ 等学者。笔者在另一篇文章④中对此也提出点滴个人看法 ,但受文章所论主题的限制未能深入和展开。在此本人愿将该问题再次提出 ,就教于档案界同仁。我认为 ,要弄清原始记录性是不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要涉及到两个问题 ,其一 ,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即对本质属性的认识 ;其二 ,与档案的定义相适应。如果说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属性 ,显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