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影响高职内涵式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高职课堂的重构是一个难点问题.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课堂建设经验,达利女装学院将所有专业课程的实践课教学时数比例提高到70%以上,并完全在真实情景的生产车间里实施教学,并根据达利企业的岗位需求重构课程内容,把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培育贯穿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中,提高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学做合一"的质量.  相似文献   
32.
梁宁 《文教资料》2014,(33):78-79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切实推进教师专业化和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已经达成共识。本文通过探究现阶段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寻求在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具体可行的途径,以期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3.
浙江模具制造业转型与发展非常迅速,模具企业每年高技能人才缺口在1.4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瓶颈制约了浙江模具企业乃至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浙江14所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匹配度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浙江高职院校模具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及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人才数量的匹配度、人才质量的匹配度、人才规格的匹配度和人才结构的匹配度与企业不相适应。同时,指出浙江高职模具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相匹配的实现路径,即扩大高职模具专业招生规模,满足模具企业人才数量需求;加强高职模具专业基础建设,提高模具人才培养质量;明确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微视频在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评价中的效果。方法:我校临床医学专业12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试验组采用课后录制微视频作业的教学方式,教学周结束后通过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操作成绩(77.60±7.76)分,对照组学生操作成绩(71.63±6.58)分,试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提高学习趣味性、学习积极主动性、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方面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课后录制微视频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微视频为学校教学资源的建设注入新的力。  相似文献   
35.
“校企共同体”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校企共同体”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积极吸收企业优秀人才,强化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建立专兼职教师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和“共建、共享、共融”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形成“三能”教师团队,改善职称评审导向的政策引领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师职业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36.
高职"校企一体化"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校企一体化是建立在大学与企业(行业)、大学和政府之间的紧密型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校企合作组织,它是校企合作由浅层次走向深层次,由松散型走向紧密型发展的新阶段.校企一体化的主体关系涵盖了大学--企业之间、政府--大学之间、政府--企业之间三类双向互动关系,其中大学--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核心.三重螺旋理论强调大学、产业、政府都可以是创新的组织者、主体和参与者,在校企一体化中这三类主体关系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动力因素,而且这些动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校企一体化的系统关系及其动力因素来看,虽然它们之间主体关系在校企一体化进程中主体地位的影响大小有时会有变化,但是大学、企业、政府三类主体在校企一体化进程中基本动力因素没有改变,因此,构建校企一体化动因机制的主体也应该紧紧围绕大学、企业和政府这一主线.利益驱动机制、政策驱动机制、人才驱动机制、保证驱动机制等是校企一体化动力机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7.
38.
中国画中的线是抽象化的主观语言,线的品格可以提高到超越现实的一种精神和意蕴表达.为了将中国画中的线的内涵和形式推向更高层次,人们应不被“形似”所囿,而应有意识地追求线性自身的主观表达因素,以线的抒情、写意、畅神来表达画家的审美思想和艺术境界,以提高中国画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9.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专业定位不明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工学结合缺乏紧密性等问题,阻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在阐述“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的背景意义基础上,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将“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进行有机融合,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搭建校企融合育人平台,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0.
由于班簋不知何时何地出土,长期以来,学者对班簋及虢城公其人所属时代的考释颇有争议。本文以为班簋应为穆王时器,虢城公又称虢城公遣,应生活在昭王之世乃至穆王初年。毛公更服之城应在东虢,亦即郑地之虢,虢城公是东虢之君,而非西虢之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