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51.
谦让     
梁实秋 《华章》2011,(2):17-17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牛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也不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乎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  相似文献   
52.
少年读书而要考试,中年作事而要谋生,老年悠闲而要衰病,这都是人生苦事。考试已经是苦事,而大都是在炎热的夏天举行,苦上加苦。我清晨起身,常见三面邻家都开着灯弦歌不辍;我出门散步,河畔田  相似文献   
53.
想我的母亲     
正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是神圣的。我写过一些杂忆的文字,不曾写过我的父母,因为关于这个题目我不敢轻易下笔。小民女士逼我写几句话,辞不获命,谨先略述二三小事以应,然已临文不胜风木之悲。我的母亲姓沈,是杭州人。世居城内上羊市街。我在幼时曾侍母归宁,时外祖母尚在,年近八十。外祖父入学后,没有更进一步的功名,但是课子女读书甚严。我的母亲教导我们读书启蒙,尝说起她小时苦读的情形。她同我的两位舅父一起冬夜读书,冷得腿脚僵冻,取大竹篓一,实以败絮,三人伸足  相似文献   
54.
白猫王子大概是已到中年。人到中年发福,脖梗子后面往往隆起几条肉,形成几道沟,尤其是那些饱食终日的高官巨贾。白猫的脖子上也隐隐然有了两三道肉沟的痕迹。他腹上的长毛脱落了。眉头深锁,上面有直竖的皱纹三数条,抹也抹不平,难道是有什么心事不成?他比从前懒了。从前一根绳子,一个线团,可以逗他狼奔豕突,可以引他鼠步蛇行,可以诱他翻筋斗竖蜻蜓,玩好大半天,  相似文献   
55.
<正>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相似文献   
56.
十月,是金秋,是高远,古人王勃有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想丛这就是“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韵之所在吧。黄菊朵朵,桂香阵阵,风儿吻醉了山边的秋云,雨儿点亮了林间的秋波,就在漫天枯叶轻轻地、轻轻地滑落指尖时.我们跟随着温婉的秋静静地、静静地流去。秋天是农人们丰收的节日,  相似文献   
57.
书法     
《颜氏家训》第十九:"真草书迹,微须留意.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承晋宋余俗,相与事之,故无顿狼狈者.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法书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遂不能佳者,良由无分故也.然而此艺不须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韦仲将遗戒,深有以也.……" 这一段话很有意思.颜之推教子弟留意书法,但无须过精.这就和他教子弟做官但不可做大官的意思一样,要合乎中庸之道,真不愧为"儒雅为业"的口吻.他说此艺不可过精,理由是怕为人役,他举了韦仲将的往事为戒.  相似文献   
58.
一个人嗜好一种事物,一往情深地徜徉于其中,到了入迷的地步,我就觉得他痴得可爱。例如:棋迷。其艺未必高,但是他打棋谱,覆棋局,搜求棋话,打听棋讯,看人对弈,偶然也摆上一盘,并为之乐此不疲。再则就是戏迷。尤其是生长在北平的人,清末民初之际,名伶辈出,耳濡目染,几乎人人都能欣赏戏,于听戏捧场之外还要评剧说剧,久而久之遂成戏迷。  相似文献   
59.
散步     
《琅嬛记》云:“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好像是散步限于饭后,仅是老人行之,而且盛于古时。现代的我,年纪不大,清晨起来盥洗完毕便提起手杖出门去散步。这好像是不合古法,但我已行之有年,而且同好甚多,不只我一人。  相似文献   
60.
烧饼油条     
烧饼油条是我们中国人标准早餐之一,在北方不分省份、不分阶级、不分老少,大概都欢喜食用。我生长在北平。小时候的早餐几乎永远是一套烧饼油条——不,叫油炸鬼,不叫油条。有人说,油炸鬼是油炸桧之讹,大家痛恨秦桧,所以名之为油炸桧以泄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