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叫座     
前天搭地铁,上来一老头一老太太。我请看起来年纪大一些的老头坐。老头死活不乐意,找了无数借口,好像我让出来的是一张电椅。  相似文献   
12.
10元看电影     
最近一年来,每到星期天,8点钟我准时从床上弹起。洗脸刷牙冲出门,目标:市一宫。  相似文献   
13.
翻译风波     
我一个朋友来广东几年,对广州话“识听不识讲”,也习惯了看香港和本地电视。但一到世界杯,他就一阵阵犯晕。要说鲁尼叫朗尼,菲戈叫费高,卡福叫卡富,国粤双通,容易理解。可贝克汉姆叫做碧成(读如含),罗纳尔多叫做朗拿度(读如铎),罗纳尔迪尼奥叫朗拿甸(阴平)奴。球不叫球,叫波,边锋叫翼锋,点球叫十二码,脑子能不转筋吗?  相似文献   
14.
老有劲     
喜欢姜文这种无耻无畏爱自己的人。喷出的血液浓得霸蛮,亮得馋眼,狂奔、狂奔,足尖轻快,如飞鸿掠地。有劲!就像姜文老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姜文是个诗人,李安是写小说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旅游饭     
拿起电话,里面传来一串奇怪的声音:“呜-呃-嗬”,是我妈!不会出什么事吧?“江乙啊,你能不能国庆节回来一趟。”我的心一阵紧缩。  相似文献   
16.
无间     
每个城市的老城区都差不多,房屋见缝插针,檐接着檐,窗挨着窗,“无间”环境直接导致了邻里关系的亲密。张家炒辣椒,李家打喷嚏;刘家放音乐,赵家闻之起舞;孙家晾衣服,顺便给对门浇花。 小时候我住平房。上世纪90年代初,工厂陷入半停产状态,每月只发一半工资。住我家后排的工人师傅为改善生活,将厨房改建成猪圈(他家有两个厨房),养了两头大肥猪。他怕影响邻居,每天3次冲洗猪圈。其实我家和他家相距五六米,完全不闻其味。设想今天和他还是邻居的话,房子离我家后窗才1米多,味道暂不说,哪天来客人,伸手出窗,拽住猪尾巴,手起刀落,就是一桌下酒菜。  相似文献   
17.
风雪叩门人     
江乙 《当代电大》2006,(3):36-37
1933年深秋的一个下午,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萧乾照例到阅报栏去看报.忽然在《大公报》上看到了小说《蚕》和自己的名字。小说是他寄给沈从文先生请予以指教的.没想到就这样登了出来。看到自己的创作第一次变成铅字.萧乾真是喜出望外。更令人兴奋的事还在后面。  相似文献   
18.
风雪叩门人     
江乙 《师道》2006,(2):58-58
1933年深秋的一个下午,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萧乾照例到阅报栏去看报,忽然在《大公报》上看到了小说《蚕》和自己的名字。小说原是他寄给沈从文先生请予指教的,没想到就这样登了出来。看到自己的创作第一次变成铅字,萧乾真是喜出望外。更令人兴奋的事还在后面。几天后,他接到沈先生的信,大意是说:一位绝顶聪明的小姐看了你那篇《蚕》,要请你去她家吃茶。接下来的星期六下午萧乾羞怯怯地随沈先生步入总布胡同一间客厅,见到了“最美丽的女主人”林徽音,那间客厅便是名满京城的“小姐的客厅”。从此,萧乾得以出入顶尖的文化沙龙,在那里听朱光潜、…  相似文献   
19.
哲学人生     
某晚看电视,主持人是一个已经不年轻,但现在很流行,所谓闪耀着智性光芒的姐姐,她问田壮壮:“最后请你谈一谈对职业的理解。”我不禁头皮一麻,看田壮壮也是浑身一激灵。  相似文献   
20.
官非     
从醒来那一刻,震耳欲聋的收音机声充斥整个房间。歌曲、评书、新闻、天气预报、广告、主持人调侃、听众来电,悉数奔来耳底,如影随形,不离不弃。如是一天难以将息。晚上8点,我决定投诉。先下楼侦查门牌号码,走到他们楼前就傻了,没有门牌。用手电搜索好一会,终于在电表上找到×××街×号。楼门大敞,自由出入。爬到8楼,气未喘平就锁定目标,楼梯口左手第一间。透过门缝,瞥见一男人胖大的身躯,看来丫有着世上最坚强的耳膜。瞬间有冲动直接制止他,可是他会不会翻脸?耳膜坚强的人通常喉咙粗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