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美官方西藏主题新闻发布的政治修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为研究主题,对2000年以来中美官方以西藏为主题发布的政治话语进行修辞分析。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官方对周年纪念的诠释,在纪念日的命名、隐喻的运用、话语的结构上均存在较大分歧。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官方以经济发展为主线的农奴解放话语与美国官方以信仰自由为主线的被迫出走话语的对抗。西藏主题在西方以与中国几乎完全对抗的解读方式而流行,其修辞意义在于,所谓自由、信仰和被迫出走在西方具有相比于经济发展更为深厚的文化认同基础,而中国的农奴在西方的历史上甚至很难找到一个对应的概念指向。  相似文献   
22.
新闻评论被称为媒体的旗帜、灵魂、火车头。近些年,报纸的评论有些什么发展和变化?本刊第8期曾刊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涂光晋女士的论文《公众言论走上媒体》,论述了近年来我国报纸评论的一个显著变化。本期继续刊登涂教授的文章,以翔实的材料,透彻的分析,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评论的又一显著变化——回顾我国近现代报刊评论的历史,它首先是作为媒体(也包括创办者和主编)表达自身观点最为得力的手段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王韬的《循环日报》、梁启超的《时务报》、陈独秀的《新青年》、张季鸾的《大公报》等等莫不如此。即使…  相似文献   
23.
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局.北京广播影视集团承办的2004年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周于2004年5月14日至17日举行。这也是北京举办的第十次国际广播电视周。  相似文献   
24.
世纪之交的美国新闻业——美国主要媒体现状考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6月4日至18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北京市新闻代表团一行11人,应美国新闻总署邀请,对美国的新奥尔良、华盛顿、纽约、亚特兰大和洛杉矶等五个城市进行了访问。其间,出席了一年一度的全美调查性报道年会,访问了与会的全美调查性报道记者与编辑协会(I...  相似文献   
25.
北京奥运与国家形象传播中的议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阔平台,当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力量在这一平台上实现对话与汇流时,一个核心问题迎面而来:我们应当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具体而言,我们如何在远非单纯的传播情境下(相互  相似文献   
26.
传播学大师施拉姆认为:“报刊应该设法表达一切重要的观点,而不仅表达出版者或从业人员所同意的观点。”(《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评论的演变与发展,重要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多的公众言论以各种体裁和形态走上媒体,成为公众参与社会生活、进行舆论监督和实现自身话语权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27.
本文在对社会网络分析与健康传播结合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康传播的社会网络分析框架:结构与功能分析。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聚焦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和网络结构,功能分析阐述连接强度、位置等网络结构对健康信息扩散与行动者行为改变的影响。最后,从关系意识、意见领袖的评估以及健康文化培养讨论了社会网络分析如何应用于健康传播实践。  相似文献   
28.
中国大陆地区的新闻类周刊1990年代以来取得长足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与危机。“生逢其时”的社会环境与“生不逢时”的媒体竞争环境,使其努力寻找更为适合自己的生存路径,包括对“刊”形态与“周”时态的重新认识,对“忙人”与“有影响力”的人的重新界定,对“品质”与“风格”的不同选择,以及从“品牌化生存”到“两栖化生存”的拓展,以期借助于其他类型传播媒体的同步传播或“二次传播,”形成品牌,扩大影响,牢牢站稳属于自己的一片媒体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