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新课程改革以来,伴随着教材的转型(变)与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渗入,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政治课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终身学习理念为主要目标。因此,为适应新型教学需要,教师应当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建立并摸索实践一套适合高中政治教学的模式。笔者自2003年开始就进行了  相似文献   
82.
众所周知,在水利水电的工程中,测量工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投入的增多,测量技术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文简要的对水电水利工程测量技术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GPS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
以香菇和鱼块为主要原料,研制了香菇菌汤产品,考察了熬制时间对菌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鱼块煮制底汤,加入香菇微沸熬制25 min ,可制备高品质的香菇菌汤产品。其菌汤中多糖含量68.0μg/mL ,蛋白质含量21.0 mg/mL ,氨基酸含量2.1 mg/mL ,呈味核苷酸含量45.0μg/mL ,营养物质和滋味物质的含量高;通过感官评价,香菇菌汤香气浓郁,鲜美可口。  相似文献   
8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演绎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制约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创新求变"乃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必由途径,同时强调: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保护的层面上,要与时俱进;要以其民族性为本,广泛借鉴与溶摄新体育文化与思想;要勇于创新,在创新中求保护、在创新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
如何协调好道路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自然环境、协调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公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环保现状,就公路设计、施工和环境保护对公路建设的要求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6.
王攀 《集邮博览》2009,(6):14-15
4月初,我顺利通过复试,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为了庆祝自己考研成功,同时提高自己的集邮水平,我自费去了洛阳参加世界邮展。旅游初次到洛阳,一切都很新鲜,所到之处都洋溢着邮展的气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邮展展徽"飞向全球"、吉祥物"牡丹信使"、形象大使杨澜和主题口号"博览世界邮展,相约牡丹花城"等,洛阳成了"邮"的海洋。  相似文献   
87.
2009年11月     
王攀 《集邮博览》2009,(12):12-12
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校庆2009年10月18日,我的母校中国矿业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图1),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和徐州两地同时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表示祝  相似文献   
88.
吴芳  董恩苗  王攀 《文化学刊》2015,(4):166-169
中国"四时"概念萌芽极早,并很快形成了庞大的"同实异名"体系,这些别名各司其职,完美呈现了民族丰富而鲜活的生命体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上古先民的四方与四时概念紧密结合,整齐匹配,在传统历法中完美呈现中国人的时空框架。人们依据历法,筹划生活,趋利避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四时事务。  相似文献   
89.
王攀 《集邮博览》2008,(3):33-33
2007年元月编号为"邮1101"的国内挂号邮件收据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启用,条码由挂号收据和挂号条码两部分组成,其中挂号信函(明信片)收据规格为75mm×46mm,条码规格为46mm×21mm;挂号印刷品收据规格为75mm×63mm,条码规格为63mm×26mm,收据和条码连在一起,条码为不干胶制作,使用时撕开粘贴在邮件上面即可,收据右侧和条码上都有相同的邮件号码,使用相当方便。国内给据邮件条码下方共有13个可读结构,如下表  相似文献   
90.
2002年4月之前的19个月里,一 位来自中国的维和警察,在东帝汶这个 曾经饱受战乱之苦的岛国,以他的专业 精神与人道关怀,用手中的“摄像枪”记 录下这个国家由乱而治的历史。也向世 人展现着作为一名中国警察的风采。 他的名字叫张振贵,是中国派往联 合国东帝汶任务区的158名维和警察中 的一员,到达东帝汶之前他是广州市公 安局一名从事电视新闻报道的普通警 察。在东帝汶,张振贵是执行维和任务 43个国家的警察中唯一得到授权,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