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10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深度开发出版资源——谈图书向音像电子出版物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发明了古代印刷术,是世界出版古国,为人类文明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在前进,人类在发展。目前,我国无论从出版物的总量和出版形式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都与我国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纸介图书出版物。  相似文献   
2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投影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过程,从而突出和强化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观察与实验机制.同时,投影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相似文献   
23.
文章从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民营企业管理者应该着重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建立能力体系,使企业文化融于能力改善的过程,将企业推向持续性成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24.
宣南诗社,以其盛名引起文学史、思想史界诸方面的关注。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呢?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或诗人林则徐、龚自珍、魏源、黄爵滋、张维屏等都曾参加过宣南诗社,因此有人认为宣南诗社是进步的文学团体,宣南诗社目的在于反对帝国主义。然而我们从宣南诗社的成立,诗社成员活动的内容来探究就可得出另外一个不同的答案,即宣南诗社是鸦片战争前夕封建士大夫中逍遥派的一个“雅歌投壶”的消闲组织。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将近半个世纪中,清朝的封建统治已经腐败不堪,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幅生产停滞、经济衰败、政治昏…  相似文献   
25.
优化结构是当务之急———关于转变教育出版社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王春林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教育图书出版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和情况。1998年春季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教育出版社的订货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不如一些非教育出版社。主要的原因是教...  相似文献   
26.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教育图书出版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和情况。1998年春季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教育出版社的订货情况不容乐观,除了少数教育出版社订货较好外,大多数反而不如一些非教育出版社。有些教育出版社只订到几十万码洋,连当地一家古籍出版社都不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图书结构上长期积累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叶辛旨在表现农民工中"临时夫妻"现象的长篇小说《问世间情》对于农民工的内心纠结状态进行了精准的艺术呈现。但也存在着明显的情理失衡问题,一方面表现为若干情节设计得不够合理,另一方面表现为关于"新上海人"文化想象上的过于浪漫化。  相似文献   
28.
大学生农民工的存在是我国的一个社会问题。其中,加强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大学生农民工思想观念守旧、有关单位重视程度差强人意以及教育培训内容亟待完善等就业培训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大学生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为此,我国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完善涉及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法律法规,大学生农民工提高对接受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相关部门提高对大学生农民工教育培训重视程度,教育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9.
王春林 《教师》2011,(22):73-73
本文从爱心教育、尊重学生的情感状态等方面分析了如何通过关注学生心理,来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语言技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认识社会的变化,感悟生活真谛,体会生命之美好,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0.
王保忠作为当下晋军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以其短篇小说而颇负盛名。他的小说从人物形象多样性的塑造和乡村主人公精神的变化两方面入手,对现代乡村社会进行了充分展现,深刻揭示人类温暖与欲望糅合的复杂情感,运用巧妙的构思和流畅的叙述,描写确切真实的底层生活,体现当下的时代变化,坚持执着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