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贵阳师专作为一所全日制普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不觉已跨过了十五个年头。同全国所有师专一样,它的培养对象是合格的初中教师,尤其是要培养农村中学的合格初中教师。但是,贵阳是“大城市、小农村”,又是省会城市,地处省会城市的师专如何面向农村,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问题,很值得探索。绝大多数地区师专从诞生的那一天起,“面向农村”似乎就成了其理当具备的天然属性。生源绝大多数从农村来,毕业生绝大多数回到农村去。地处省会城市的贵阳师专却不是这样。我校从建校之日起,学生绝大多数来自贵阳市,毕业后大部分到市内各中学任教。这种格局并未能保持得太久,客观形势、贵阳市的特殊情况,迫使我们不得不把“面向农村”提上议事日程。实践证明,这种“转轨”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的,是符合贵阳市基础教育的实际的。 一、经历了三个阶段 我校的培养目标是初中教师。从1978年建校到现在的15年间,我校逐步实现了由大量在城市招生、城市分配向大量在郊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转变。这个过程大致是由三个阶段组成的。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2年,是大量在城市招生的阶段。由于划定了一条统一的录取分数线,城市考生被大量录取,而郊区农村考生上线者则为数不多。这一阶段共毕业了五届学生(1978年  相似文献   
23.
五、潜能与现实 质料和形式是构成事物的两个基本要素,潜能和现实则是事物存在的两个基本样式。这两对范畴之间联系非常紧密。质料是潜在的,形式是现实的,质料总要赋予形式,潜能要求转化为现实。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特别是在其《形而上学》一书里,这两对范畴常常是并蒂难离,又相为说明、相为论证。但它们又毕竟是两对不同的范畴。它们虽常相依相连,但在不同章节,又各有侧重。《形而上学》第八卷,着重探讨形式与质料,重在从静态角度考察这对范畴及其相互关系;该书第九卷共十章,则是重在从动态角度考察潜能与现实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潜能与现实及其关系,实质上就是研究事物的运动发展。任何事物的运动发  相似文献   
24.
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肩膀,因为当朋友和爱人哭泣时,肩膀可以为他们提供支撑依靠。每个人一生中在某个时候都需要一个肩膀来依靠哭泣。  相似文献   
25.
2005年我从武警黄金部队转业,怀揣着人生第二次择业的激情和梦想来到了省老龄办,我被分配到秘书处,独立负责文书档案工作。面对着一个不到十平米的无窗户的"暗房",我惊呆了!每年档案到整理阶段,大约都在夏季,想到要在这斗室里长时间地检索、排序、盖章、装订,一定气闷异  相似文献   
26.
王阳明在晚年《答欧阳崇一书》中,就良知与见闻之知、良知与理性思雏、良知与集义笃行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辩析。他认为良知不滞于见闻且不离于见闻;在良知与理性思维的关系中,良知作为判别是非善恶的标准,就在于所思所虑是否合乎天理;而在良知与集义的关系上,言君子之学,从动机、过程到目的,终身只是集义,便是笃行之。  相似文献   
27.
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二者的多重关系之中.由此而生的又一规定性是,公平正义是和谐状态的深刻本质,和谐状态是公平正义的外在表现.罗尔斯的"正义论"具有启发性意义.公平正义应植于人的心灵与良知深处,这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而丰厚的资源.  相似文献   
28.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前提,在于首先明确,中国共产党执政于中国并构建和谐社会的合法性,在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藏的深刻内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这一合法性的认同,体现为三大要素:一是她的执政理念,二是她的制度性安排,三是她的绩效的反作用力。生态经济是和谐社会的一种具体形态。  相似文献   
29.
试论有线电视自办节目的设置与组合郭培祥,王晓昕有线电视迅速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走向新时期的一个突出标志。随着大中城市有线电视台的普遍开播,有线电视自办节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办节目对于开播历史普遍不长的有线电视台显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  相似文献   
30.
本文探讨《象祠记》一文在阳明心学体系中的地位,认为其反映了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构建心学体系初期的思想,可视为后来“致良知”说问世的前奏。《象祠记》中“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提出是对孟子“性善论”的发展,“化”是灵魂,且有“主体之化”与“客体之化”的不同疏解。其“爱屋及乌”说、“舜善用人”说、“舜善化人”说及“人性本善”说,基本存在于道德认知的层面。《象祠记》中所反映的祭象的精神实质,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意义世界的层面,通过对与宗教相关不同角度的分析,提示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这其实也是祭象背后深藏着的真实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