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庠序"出现于夏朝,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发展成为今日的学校。学校教育的目的也由培养巩固奴隶社会统治阶级的地位演化为普及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教育的普及使得学校和教师的数量激增,同时也使得课堂容量大大增加,一位教师往往要面对四五十个学生授课,师资不足的地区更加严重。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大班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文学写作,商务函件写作的交际功能更加明确,语言表达力求简洁、清晰。商务英语函件中词句、语态语气、结构顺序的合理使用会使商务写作的沟通更实用、高效。  相似文献   
13.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藏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等诸多因素影响,藏民族的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正是这些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中国西藏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外界对西藏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市场上西藏题材的图书也一直名列于畅销书的行列。  相似文献   
14.
王绚子 《海外英语》2012,(11):158-159
相较隐喻的翻译研究,转喻的翻译研究少之又少。过往传统的转喻翻译研究具有其局限性,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转喻翻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该文介绍了Radden&Kovecse(s1999:30-43)对转喻的认知模型的分类,基于此分类讨论了中英文对转喻相同及不同的认知,最后总结了需视能否在原文读者及译文读者的认知中激发相同意义,对转喻进行显译和隐译,而显译包括对等翻译,添加注释,隐译包括转换原喻,认知归化。  相似文献   
15.
16.
本从青海省高校贫困生问题出发,分析贫困生问题带给学校、社会、家庭及贫困生自身的压力,指出贫困生问题终究是一个社会和教育公平问题,提出减少贫困生压力需从招生、贷款、助学多渠道努力。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在语用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例如问候,称呼,邀请,请求和恭维等。了解这些差异并清楚其后的原因,对于我们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中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概念,包括谚语、成语、典故、歇后语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其中大量的习语,或严肃、典雅,或含蓄、幽默,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由于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9.
王绚 《青海教育》2009,(3):10-10
国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政府在发展教育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树立政府形象、转换公共职能、扩大政府公共服务、实施民生工程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对美国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学训制度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启示。研究结论:1)美国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参赛和文化教育主要由州立高中运动协会联盟(NFHS)和大学体育联合会(NCAA)负责管理;2)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形成以学校体育为主导,各种社会组织为辅助的体系,参赛途径多样,注重竞赛公平和维护运动员权利;3)通过制定与执行教育法规,理顺升学通道和采取学业帮助等主要措施缓解青少年运动员的学训矛盾,使得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在教育系统内得到较好解决。通过研究引发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启示,是进一步探索"体教结合"的途径与方法,明确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各自的管理范围与职责;加快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制定学生运动员文化成绩的硬性指标,坚持将其纳入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的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