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现今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入手,深刻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成功实现产业转移必须具备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各种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2.
103.
信息网络的出现给整个社会带来前所没有的深刻变革,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调整以前的思维方式,树立政治意识、法制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以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4.
结合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介绍了关于图书馆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和实施,其中包括综合布线的必要性,综合布线的原则,图书馆综合布线方案,图书馆综合布线方式、图书馆综合布线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05.
编者按:今年8月,我社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绿荫”夏令营,中华绿荫儿童村创办人胡曼莉应邀率18名孤儿来山东参加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反响强烈,参加夏令营的齐鲁少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届时胡曼莉的事迹也感动了许许多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山东教育社全体职工自发为儿童村捐款捐物。本期封面我们集中刊发了儿童村少年在山东活动的情景,同时刊发《胡曼莉的故事》一文,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胡曼莉的事迹。1992年9月28日,在白云黄鹤的故乡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双亲家庭形式抚育孤儿的“村落”──中华绿荫儿童村,随着国内外…  相似文献   
106.
我们在两所学校内时间很短,但觉得老师们给我们帮助是很大的。首先是老师们对教科书提了系统意见,对改进教科书的编辑工作很有帮助;其次我们还听了八位老师的课,也使我们学到不少东西。我们很为感谢。今天想就我们对听说的意见来和大家谈一谈。我们和各位老师接触很少,不可能了解老师们的整个教学情况,谈的问题可能有很大片面性。但作为我们的看法提出来供各位参考,我想也是好的。因我们所听的课大半是语文课,今天就专就语文课来谈。其内容为下列三点: 一、课堂教学的一般情况: 两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运用教学环节,而  相似文献   
107.
作为一名在中国有着崇高声誉的外国音乐家,齐尔品在中国的短短几年中,曾对中国的音乐创作、表演和教学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知足歌》和《将进酒》是他采用中国古诗词创作而成的两首艺术歌曲,前者十分成功,后者则因为不可避免的因素而略带瑕疵。鉴于此,本文从齐尔品和中国渊源谈起,就两首作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由此获得的启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8.
跨国公司在华青年员工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期新兴的社会群体,对中国青年及社会的影响力日渐提升。基于经典理论对这一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分析,最后基于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引导他们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对策,这对该群体的健康发展以及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没有明确地使用过这一词,他们所用的是“现代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等术语。 这一术语的最早使用者是普列汉诺夫。他在一八九一年纪念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的论文中开始使用,这是在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以及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以后所得出的认识结果。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对这些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并在历史观方面贯彻了  相似文献   
110.
一、树立长远的发展观,抓好教师的业务培训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工作作风扎实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就是人才工厂的机器设备,要想多出成品、精品,必须有先进的设备、优良的工艺,必须使其满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