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微博是基于一种手机媒体的开放的、自由的、便携的、移动的信息平台和社交平台.微博传播在理论上真正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物、任何事情传播的大同世界.在这样一种全新的传播事实面前,用传统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无法完全解释微博传播实践,那些针对传统媒体而发展起来的经典大众传播理论在微博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失效”,也就是说经典大众传播理论对微博传播实践发生的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22.
党的"十八大"召开引起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其报道的强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以路透社、BBC、《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及《洛杉矶时报》这五家西方主流新闻媒体在2012年11月1日到11月19日期间关于党的"十八大"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的框架理论,对这些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总结西方媒体对党"十八大"的新闻报道的特点,并深入探析这些报道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
田维钢 《声屏世界》2002,(12):28-29
随着“村村通”工程实现,越来越多的农民能收看到电视节目。受文化素质的限制,加之电视声画并茂的形象化传播优势,电视成了中国农民最喜爱的媒介。然而,现实的情况是,8亿中国农民拿着手中的遥控器却很难找到自己喜爱的报道或栏目。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电视产业的经济效益归根到底取决于节目的质量。对于对农报  相似文献   
24.
电视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技术环境造就了其传播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电视新闻的生产方式经历了胶片记录制作、磁带记录制作以及数字化多媒体制作三个阶段。我们很难预测将来的电视新闻究竟是什么样子,又会有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5.
手机视频节目产品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手机正在从人际传播走到大众传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手机视频亦是如此.我们通常所说的手机视频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能在手机上看到的电视台播放的日常节目视频,另外一种是手机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收看或点播的流媒体视频.  相似文献   
26.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让我们可以更快更好地制作、传播电视新闻,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无法回避的问题,如真实性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隐私问题。在调动新技术参与电视新闻制作传播时,应主动规避这些问题,不应将新闻作品人为地制作成技术用品。电视是人文的技术、艺术的技术。对电视来说,技术只是形式,内容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27.
随着奥运圣火的缓缓熄灭,为期16天的北京奥运会宣告完满落幕.本次奥运会的空前成功,和媒体的空前报道盛况是分不开的,因为和区区几百万有幸亲临现场观看奥运比赛的观众不同,全球数以亿计的观众是通过媒体的报道、电视的转播来观看奥运的.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运用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用内容分析法和视觉内容分析法对女性科学家在社交媒体中的头像照片和封面照片的分析,探讨了女性科学家在Twitter自我呈现上的种族差异问题。分析发现,不同种族的女性科学家在社交媒体中的身份呈现(个人简介)上存在显著差异,白种人女性科学家倾向于呈现客观正式以及非正式的个人简介,且不倾向于空白的个人简介;黑种人女性科学家则不倾向于呈现客观正式的个人简介。同时,在情感表达(头像笑容、眼睛遮盖、眼神交流、身体范围)和身份显示(头像着装风格、封面照片物品、账号名称、是否包含主页链接)上并未出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9.
就电视新闻生产制作流程而言,电视新闻不仅在采集和制作阶段受技术制约,在传输和接受阶段也牢牢地被技术控制。目前来看,新技术对电视新闻的生产、传输影响极大,整个电视新闻制播正在朝着制播数字化、传输网络化、处理终端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0.
本文主要从媒介融合视角出发,结合近年来媒介融合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中国电视纪录片叙事理念的拓展。同时,结合一些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纪录片叙事手段的创新。最后,探讨电视纪录片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下实现更高层次的媒介融合,提出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要关注人性最本质的需要,坚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