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新闻学是一门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了解其理论范式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既是对以往新闻学研究内容和学术传统的重新发掘,更是通过历史追问来观照当下的现实。理论范式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它已经有效地凝聚了内部共识,分歧、矛盾、竞争等现象依然存在,它将始终处在一个持续建构的过程之中。当我们把理论创新本身当作一个研究问题看待时,需要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62.
63.
信源差错。新闻记者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便是寻觅适合的消息来源,从中搜集为完成新闻选题所需的素材资料。虚假新闻的产生与消息来源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消息来源上的差错大致可以归纳为5种类型:“编造消息源”、“来源境外媒体”、“匿名消息来源”、“单一消息源”和“来源网络的消息源”。  相似文献   
64.
数字化背景下新闻实践的结构性变化催生了数字新闻研究领域的兴起.相较于欧美学界,国内的数字新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梳理中国数字新闻研究论文的基础上,总结了数字新闻研究的主要议题、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以此描绘当前中国数字新闻研究的现状,并对中国数字新闻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5.
隐喻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理解外在世界的认识工具,也是社会科学进行理论化工作的关键环节。新闻研究生成和使用了大量隐喻,但它如何在经验研究和理论建构中发挥作用仍较少得到讨论。新闻研究要么将来自新闻业本体的隐喻作为描述工具,在理论转化上有所忽略;要么大力引进来自其他学科业已完成理论转化的隐喻,对新闻业本身的观照有所不足。随着新闻研究对理论性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研究者需有意识地从理论化工作的角度认识和理解隐喻,不止于引进已有的隐喻,还要探索构造新隐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6.
本报告以四本新闻研究SSCI期刊2022年发表的研究型论文为索引,分析本年度西方新闻学研究的关注热点和研究旨趣。报告在综合关键词主题聚类结果和期刊专题的基础上,提炼出十个关键研究主题,即新闻与政治、新闻与新冠疫情、新闻与用户/受众、新闻生产、新闻专业主义、虚假新闻与事实核查、新闻与身份政治、新闻与社交媒体、新闻与环境/气候问题,以及另类新闻媒体,并对以上主题研究进行系统性的综述。报告发现,在对经典与前沿主题探讨不衰的同时,实践动态与学界意志是推动热门主题研究发展的主要力量。此外,理论与方法应用上的进益仍是当下新闻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67.
一战后不久,美国新闻评论家李普曼在《舆论》中再次探讨了新闻学研究的“元问题”,即新闻真实问题。本文以重访的视角考察了《舆论》被学界经典化的过程和意义。李普曼本人并非是“以学术为志业”的学者,《舆论》也并非一本诞生于大学院墙内的学术专著,但却被新闻传播学奉为经典。因此,挖掘这一经典化过程将为探讨新闻学研究的建制与划界提供线索性价值。《舆论》中关于新闻真实之于政治民主的讨论,具有“谜题”性质,帮助勾勒现代新闻研究的核心关切。数字新闻时代,描摹新闻业的探照灯隐喻已然发生变化,新闻业所能发挥的民主功能亦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