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1.
92.
93.
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一样已经构成为当代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潮之一,它们不仅主导了当前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代表了下世纪未来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然而,尽管就全球而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促进和世界各国的竭尽努力下,世界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但就目前的现实条件来看,我们要在2000年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0年3月在印度宗天召开的“全民教育世界会议”上提出的涵盖了教育高度民主化和教育高度普及化内容的全民教育之宏大目标,我们不得不承认,国际教育社会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全民教育绝非是一  相似文献   
94.
大教育:21世纪教育新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瞻学校教育40多个世纪沧海桑田的历史,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学校教育无不受制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由此得到结论:社会的需要和条件决定学校教育的存亡和发展,亦即无论现代社会如何极大地依赖教育的推动,但一定社会的教育依然是该社会的生产力及政治、经济的基本反映。这一事实正是我们认识未来教育的依据。而大教育即为在现代大经济、大科技、大文化社会条件下为满足该社会发展要求所出现的一种教育趋向,亦是教育组织为积极适应这一社会发展态势而作出的必然选择。尽管大教育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观念还是某种具体教育操作已于本世纪中期末有所反映,但这种反映还只处在部分人认识和局部性尝试的阶段,尚未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95.
"理想大学"是求学求知求真理及知识创造的精神乐园;以尊重知识、思想自由、学术民主为特征和学术至上为条件。好的高等教育宏观治理制度只是大学理想与否的充分条件,而好的大学内部管理才是大学优秀的必要条件。理想主义是大学不可或缺的对人具有深度影响的文化精神;是"崇尚真理,追求科学"、"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对国家前途负有责任"、"育人为本"等大学精神的反映,是大学最不能放弃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坚守。  相似文献   
96.
假设是科学探索中有助研究人员把理论与现象、经验与推论结合起来,以求得问题解决的省力工具。简单地说,假设可视作解决某问题或解释某现象的一种试探性建议,这种建议以极其简明的形式描述了所研究问题变量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研究人员试图去发现的。譬如,“一年级儿童的自  相似文献   
97.
2018年6月21日,"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对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约翰·亨尼西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表明,斯坦福大学在内部治理上采用了共同治理模式,董事会对大学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它委托以校长为首的行政团队来管理大学,委托教师来负责学术事务;在校生和校友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大学治理。信任文化对斯坦福大学的内部治理至关重要。学生规模的扩大给斯坦福大学的内部治理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98.
上世纪90年代一场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大讨论,教育考试似乎光彩不再,并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抨击。于是,中国作为一个考试历史最为悠久的考试大国,开始了关于考试的深沉反思:教育考试有错吗?错在哪里?是这种考试评价制度的问题?还是考试程式和内容的问题?冷静之后,人们才清醒地认识到考试作为一种教育效能评价的制度并无不当,问题在于我  相似文献   
99.
大学内部治理变革承载着调整政府与高校边界、激发高校创新活力、推进依法治校、落实教育综合改革、体现大学"中国特色"等现实诉求。概念内涵上,治理体系是以大学"善治"为目标,以大学精神彰显、活力激发、绩效提升为导向,以民主参与、协商共治为理念,以制度体系为保障的大学秩序体系;框架要素上,围绕权力、权利、利益形成的"结构体系"是治理体系的抽象本质,"价值-制度-行动"体系是实质内容;治理体系的功能影响体现在价值体系、制度体系、行动体系等诸多方面。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构建需遵循以下原则:体现中国特色、尊重大学规律、兼顾开放性与耦合性、追求有效治理、平衡稳定性与动态适应性等。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构建的策略路径需理顺内外部治理关系、完善运行规程、优化资源配置、涵养治理文化。  相似文献   
100.
“大学自治”与校长治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三方面问题 :大学自治的内涵 ;大学自治的法律保障 ;大学校长的自治理念与治校。一、大学自治的内涵“大学自治”最简洁的定义是 :大学自已决定和管理自己的事情。这个概念还包含如下的信息 :( 1)大学自治是自中世纪早期大学———学者行会诞生起就有的传统 ,故其传统的含义是 ,大学必须免受教会和国家的干预和控制 ,自主决定和处理自己内部的所有事务。按洪堡的观点 ,就是大学应当有摆脱外界干扰的遗世独立的精神和权力 ;( 2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有必然的联系 ,譬如它们具有的建立在“传播和创造高深知识”这一大学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