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9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沈宝环教授访谈录程亚男题记在中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史上,父子两代均为巨学的只有两人,这就是沈祖荣和沈宝环。而且二位在事业成就上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先后撷取了多项图书馆第一:沈祖荣,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家。中国历史上出国攻读图书馆学的先导,第一位留美图书馆...  相似文献   
63.
64.
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图书馆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但他一生与图书馆的情缘却少有人知晓.  相似文献   
65.
服务的真谛--从"西西弗书社"的店规说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程亚男 《图书馆》2003,(6):20-22
本文对照西西弗书社的店规,剖析图书馆服务的不足,指出:图书馆服务应是一种人文关怀;坚持免费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本性;服务是一种互动,好的制度与读者的规则意识是良好服务的基础。  相似文献   
66.
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事业,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然而也是有规律可寻的过程,它同时受到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要全面地探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规律,不能孤立地从图书馆本身去寻求解答,许多问题要放到社会系统中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考察. 图书馆是伴随着奴隶社会的兴起而产生的.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国和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等都先后建立了最早的图书馆.图书馆发端于古文化的摇篮,决不是一种偶然现象,主要是由社会形态来决定的.当时,人类社会正处于奴隶社  相似文献   
67.
编外闲话--写在南山图书馆开馆五周年之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亚男 《图书馆论坛》2003,23(1):142-144
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平等服务和开放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原则;图书馆建筑的责任就是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知识的甘露,人才是南山图书馆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68.
程亚男 《图书馆杂志》2006,25(11):54-56
范并思: 在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专著往往是学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总结。学术专著对于社会科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许多学派学说的源头往往都是一部优秀的专著。学术专著发表后,学术期刊通过发表书评文章的方式引起人们对专著的关注,已成为现代期刊推动学术交流的最重要形式。但在图书馆学领域,书评文章脱胎于“图书简介”,内容偏重于介绍而非评价,视野局限于一部书的文字内,使读者不易体会评者的读书意境。二年多来,本刊编辑部进行了许多尝试,希望通过本栏目介入专业领域的读书活动,但成效却不大。 从本期起,我们打算对这个栏目再次进行变动。除了保留书评,继续刊登表现图书馆人读书风采的文章外,同时也增加一些其它形式介绍学术专著的内容。例如,我们可能会增加一些专业书的新书书目,或一些偏重于介绍而非评论学术专著的文章。这个栏目的名称,也相应地改为“新书导读”。 本期推荐的新书是《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涉及一个新概念。很多年来,我经常在文章中表示对于“概念研究”的不满,以致被认为反对所有概念研究。其实,我所批评的仅仅是那种在“XX是XX”上绕来绕去的经院式研究,而对于图书馆事业或图书馆工作中的概念创新,我一直执十分欣赏的态度。“图书馆集群”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本期书评人程亚男馆长,是珠三角地区另一个重要概念“图书馆之城”的创始者。人们正是通过“图书馆之城”的概念,了解了深圳人雄心勃勃的图书馆构想。由程亚男来评述“图书馆集群”的思想,的确是再恰当不过了。程亚男的书评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气,一种女性作者少有的大气。文章由被评书的“版式”开头,高屋建瓴地将该书置于珠三角良好的图书馆发展背景下评述,将“图书馆集群”的概念提升到“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进行纵深的思考。书评的最后,也提供了帮助我们阅读该书的其它信息。这篇书评最难得之处,是评者既对被评书所涉及问题了然于胸,有评论该书所应该具备的良好知识背景,同时又对书评倾注了热情,这种热情的源头如评者所言,来自“心情上的愉悦和阅读的冲动”。本期后一篇文章是李东来馆长为《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撰写的前言,虽然不是书评,但这二篇文章放在一起,能构成对该书的完全“导读”。 本期“书评+前言”的形式并非本栏目日后的固定模式。我们希望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既为我们提供有品味的书评,也为我们提出办好这个栏目的建议,以便使它更好地介入图书馆人的读书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9.
程亚男 《图书馆论坛》2006,26(5):287-288
如果说,以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为代表的全国省(含省)以上公共图书馆是共和国图书馆事业塔尖上的明珠,那么,服务于基层民众的数千座中小型图书馆就是塔底的基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图书馆事业改革前进的步伐,尽管基层图书馆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基层图书馆的处境仍然比较艰难,不仅馆舍面积狭小、设施简陋,且常常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70.
程亚男 《图书馆论坛》2006,26(6):290-290
电话里传来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徐冬节病逝的噩耗,我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我不能接受,也不能相信这一残酷的事实!因为就在不久前,我还在一次会议上见到过她:一身朴素的农着,一脸慈善的微笑,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会后,她搭乘一位同事的便车回家。我说:馆长出来开会,也不要部车。她笑着说:哦,有便车就行,这样很好。挥挥手,就像以前一样,匆匆地相聚,又匆匆地道别。谁也没想到那竟是一次生与死的诀别!如果知道她会这么突然地离开我们,那天就不会轻易地让她就那样走了,我就一定会让所有与会的同仁,手挽着手,拉住她,留住她,不让她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