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本文对“五四”以来的通俗小说研究作了概括的研究。分三个历史阶段,介绍通俗小说研究的主要成就及代表著作。除了评述小说文献的整理成果,还力图对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得失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论版本整理古籍必须鉴别版本的真伪和优劣,这是最基本的工作。而版本的真伪和优劣,又是需要经过认真的、仔细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的。如果只凭书目著录或藏书家的题跋而不作切实的调查研究,往往会流于沿袭旧说,人云亦云,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鲁迅先生早年曾致力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对古代小说作了精密的辑录和校订,因此对古代小说的版本有深刻的了解。他早在1922年写过一篇《破<唐人说荟>》,指出这部书的不可信:  相似文献   
14.
《敦煌变文集》里收录了一种《孝子传》,是用好几个写卷编纂起来的,原来都没有题目。其中用作底本的伯2621号卷首残缺,卷末郤有“事森”两字,好像就是书名,很可能是一部类书的题目。古代类书有《史林》、《类林》、《华林遍略》等,“森”比林更稠密,所以用作书名也是可以解释的。卷中还有“廉俭篇”的小题,显然是书中的一个门类。  相似文献   
15.
《三侠五义》、《小五义》都是由说唱兼备的话本发展而来的“平话小说”,《小五义》还保留了较多的说唱文学的特征。由此可见,说话艺术一直绵延到清末,话本作为俗文学,具有口头文学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赵超先生所撰《“二十四孝”在何时形成》一文,考述非常详尽,足见功力不浅。关于二十四孝故事,还有两点似可补充。一、二十四孝诗,相传为元郭居敬所作。据天一阁藏本嘉靖《尤溪县志》卷六载:一郭居敬,小村人,少博学,好吟咏,不尚富丽。性笃孝,事亲左右承顺,得其欢心。既没,哀有过而与礼称。尝技尧舜而下二十四人孝行之概,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时虞集、欧阳玄请名公欲荐之于朝,居敬牢让不起。”这是我所见郭居敬撰的最早记载。但(辞谢(修订本)和(汉语大词典)则采取了元郭守正撰一说。此说出自清人韩素华(无事为福斋随笔)…  相似文献   
17.
雜賦的名稱見於<漢書·藝文志>的<詩賦略>,大概傳承自劉歆<七略>. <詩賦略>把賦分為屈原賦、陸賈賦、孫卿賦和雜賦四類.雜賦類十二家,二百三十三篇,計有:客主賦十八篇.  相似文献   
18.
《娇红记》是一篇长达一万七八千字的传奇小说,在文言小说中是空前的巨制。它不仅篇幅之长是创纪录的,而且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也有新的突破。只是以往的小说史论著很少讲到宋元以后的文言小说,象《娇红记》这样比较浅俗的作品当然更是不屑一顾了。《娇红记》产生于元代,明人书目都题为“虞伯生编辑”。托名于有名的文人学士虞集。近人根据丘汝乘的《娇红记杂剧序》,才知道是清江宋梅洞所作。宋梅洞名远,他的生平不大可考,只在《元草堂诗馀》里收了他的一首《意难忘》词,据此了解到他在元初与滕  相似文献   
19.
游国恩先生不仅是楚辞的专家,也不仅是先秦两汉的专家,他对中国文学史有通盘的了解,而且对唐宋以后的作家作品也有不少深入的研究。这是我们许多学生想学而不能企及的。例如1962年1月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的《跋洪昇〈枫江渔父图题词〉》一文,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游先生对洪界诗词早有研究,1958年曾在《文学研究》上发表过有关《稗畦集稗畦续集》版本的考证,我们才知道游先生早就传钞了南京图书馆所藏《稗畦集》、《稗畦续集》的旧钞本,并已辑录了一部分集外的诗词曲及逸句、逸题等。·当时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把《稗畦集》和…  相似文献   
20.
《度柳翠》《私紅蓮》是兩篇著名的小説,其素材來自佛典.本文追溯到《經律異相》的獨角仙人故事,以破戒敗道的母題,從縱向梳理了世代累積的各種版本,也從横向比較了各種變異的作品,説明佛經故事的漢化、轉化、世俗化的過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