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具有40多年历史的同济大学告别了旧社会的飘摇和颤动,迎来新生.然而,距6月6日复学的日子仅几天之遥,正当全校师生都热切企盼着重回课堂的时候,同济大学学生熊恭礼却不幸殒命于车祸.后由于此交通事故处置得当,不仅直接促成了解放后同济大学第一个奖学金——"熊恭礼奖学金"的设立,而且促进了人民军队与市民的良好互动.在解放军进城之初,抒写了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画面.  相似文献   
32.
宗教世家 刘湛恩,1896年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白沙镇刘福七房村的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早逝,年幼时随母亲罗芬清流落汉阳.  相似文献   
33.
"新院"主人马醒民 2018年3月,笔者偶然发现一则史料,说陕北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中"新院"的旧主人、陕甘宁边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马醒民是上海同济大学的早期校友.查《榆林人物志》,果然有关于马醒民的词条.综合相关史料,马醒民生平可概述如下:马醒民(1890-1961),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村人,号祝平(有时写作筑平),字醒民,又字弘毅.  相似文献   
34.
章华明  张燕 《浙江档案》2023,(6):24-27+49
加强红色档案史料采集整理与研究,可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红色档案史料采集是关键环节,可采取线上线下“双循环”的采集整理模式。红色档案史料研究可循沿四重向度展开:方法向度上大历史观一以贯之;育人向度上“大思政课”善用之;叙事向度上强化共同体叙事;传播向度上共享数字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