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645篇
科学研究   15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4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81.
本文主要讨论MIS软件的防错性设计方法,具体分析了预防软件内部错误、建立系统恢复机制、数据输入防错和避免操作故障的设计以及运用“错误陷阱”技术等具体方法和措施,并研究比较了Visual Basic、Dephi、Visual FoxPro、PowerBuilder等几种软件开发环境中的防错设计机制。  相似文献   
982.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推进,特别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后,许多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有关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落实政策,积极更新和完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但在实践中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为国家安全相关内容的探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国内外复杂安全形势的需要。因此,强化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优化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构建教育保障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以此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理解和认同,推进国家安全观教育体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83.
康德前批判时期的物质理论可以被重构为一种形而上学演绎体系,而康德在回应基本物质可分性之争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物质理论。康德将本质的自然力视为形而上学第一原则,将基本物质确立为由此自然力的作用范围所规定的物理单子。物理单子具有广延性,通过力的作用范围填充空间,以力壳原子在场。虽然力壳原子所填充的空间在几何学意义上无限可分,但力壳原子本身在物理学意义上不可再分。力壳原子的中心点不存在坚硬的微粒,处处存在的只是力的作用。康德的这种物质理论由于其既缺乏实验依据又缺乏数学演绎而失败,但在科学思想史中以及在康德哲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84.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及稳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影响很大.因此,新形势下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应转变观念,结合高校在校生的特点,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有序的安全保卫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985.
一 问题的提出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中(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学习障碍儿童在各年龄段都有一个相当稳定的比例。国外调查表明,学习障碍儿童的人数占学龄儿童总数的4%~6%。我们对门头沟区城镇一至三年级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学习障碍儿童的平均检出率为5.5%~6%。若按我区城镇一至三年级5000人计算,相当于250~300名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然而,儿童学习障碍的问题,还未引起广大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一般认为,学业不良是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或学习习惯的问题,而不从学习能力上找归因。…  相似文献   
986.
周力 《资源科学》2010,32(5):932-939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本研究测度了中国省级的绿色创新指数,结果显示:绿色创新水平整体上呈现了由西至东依次递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基于1999年-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资源禀赋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我国省际间绿色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资源禀赋(特别是煤炭)与绿色创新之间呈现了良性互动机制;目前,我国绿色创新动力主要溯源于能源的污染性、而非稀缺性。如何构建有效的"节能"型绿色创新激励机制,应是进一步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87.
春夏之交,安徽等地手足口病流行,并呈蔓延的趋势,死亡病例随之增加。在国内引起不少心理恐慌,海内外关注。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于汉力指出:其实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没必要过多地害怕。手足口病如无合并症,只要及时治疗,多在1至2周便可痊愈。但是,由于这种病没有特效药,大家应该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抵抗力等方面入手积极预防,尽量避免病毒入侵。  相似文献   
988.
结合江西电网基本特点及近年来的基本运行情况,分析了江西电网的调峰现状,并针对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调峰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89.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传统冰雪体育文化的变迁与当代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研究认为,我国传统冰雪体育具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补齐冰雪运动短板,赓续冰雪历史文脉的当代价值。发展策略要以“体育强国建设”提升传统冰雪体育竞争力;以“后冬奥时代”强化传统冰雪体育吸引力;以“树立文化自信”筑梦传统冰雪体育创新力。  相似文献   
990.
北京市1990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平台获取了北京地区90年代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结合历史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及其它空间、属性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全面分析了北京市1990年~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驱动力。揭示该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差异。针对变化幅度最大的城镇用地运用空间重心转移模型、分形模型分析90年代北京城镇用地扩张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区域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1990年~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向为城乡居住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林地与耕地变化类型占土地利用图斑总数的5.5%以上。全区耕地面积减少93 749hm2,林地、园地面积增加了12 106hm2,居民点等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77 674hm2;北京地区10年来土地利用年变化速度达到0.95%。耕地以平均每年1.60%的速度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年变化率分别达到5.28%和2.86%;1990年~1995年间城镇用地重心转移方向为西北,1995年~2000年城镇用地重心转移为东南方向,城镇用地空间形态不规则程度逐渐降低;通过对影响城市用地扩展的城市人口、GDP因子的偏相关分析发现,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展的根本驱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土地利用多样化转变的外在驱动力,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及前期土地利用方式是这一转变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